2025-05-02
公益出租是什麼?律師解析申請條件與租稅優惠!

雷皓明 律師

益出租人是指將住宅出租給符合租金補貼申請資格的人,並經過主管機關認定的房東。成為公益出租人不僅可以幫助有需要的租客,還能享有房 屋稅、綜合所得稅及地價稅等多項租稅優惠。然而,要成為公益出租人也有一些申請條件需要符合,例如房東與屋主需為同一人,出租房屋須為合法建築並提供居住使用等。本文將由律師為您詳細解析公益出租人的定義、申請資格,以及可享有的租稅減免,幫助您了解如何成為一位合格的公益出租人。
1. 公益出租人的定義與資格認定
公益出租人是指將合法房屋出租給領有政府租金補助的弱勢族群之屋主。這些屋主可以透過申請公益出租人的方式,享有租稅優惠等相關福利。若您有意成為公益出租人,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查詢和申請。
(1)什麼是公益出租人?
根據《住宅法》規定,公益出租人是指將其合法房屋出租予領有政府租金補貼之弱勢族群的屋主。這些弱勢族群包括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65歲以上老人等,他們可以透過申請租金補貼的方式,減輕租屋負擔。而願意出租房屋給這些弱勢族群的屋主,即可成為公益出租人,享有租稅優惠。
(2)成為公益出租人的申請條件
依據公益出租人資格認定作業要點,申請公益出租人需符合以下條件:
- 房屋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
- 房屋為合法建物且非營業用
- 與承租人簽訂租賃契約
- 租金低於市場行情
- 配合政府提供承租人資料
屋主可備妥身分證、房屋所有權狀、租賃契約等文件,向房屋所在地的主管機關提出申請。若符合資格,即可成為公益出租人。
(3)公益出租人的資格認定方式
公益出租人的資格認定由房屋所在地的主管機關負責。主管機關會依據承租人的資格、房屋狀況等因素,進行審查和認定。一般而言,符合以下條件即可獲得認定:
- 承租人領有政府核發的租金補貼證明
- 出租房屋為合法建物且非營業用
- 房屋門牌地址與租賃契約相符
- 租金未超過主管機關訂定的上限
透過資格認定的公益出租人,可獲得房屋稅、地價稅、綜合所得稅等多項租稅優惠,同時也為弱勢族群提供了居住協助,是一舉兩得的善舉。若您有意成為公益出租人,歡迎洽詢當地主管機關,瞭解更多申請資訊。
2. 公益出租的租稅優惠
為了鼓勵更多房東參與公益出租,政府提供了相當優渥的租稅優惠。透過這些優惠措施,公益出租人不僅能夠幫助弱勢族群,還能享受 房東節稅 的好處。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公益出租人在房屋稅、綜合所得稅和地價稅方面可以享受哪些優惠吧!
(1)房屋稅優惠
公益出租人的房屋可適用自用住宅稅率,稅率僅為1.2%,遠低於一般出租房屋的稅率。這項優惠能為公益出租人大幅降低房屋稅負擔,讓 公益出租人租稅 更加輕鬆。
(2)綜合所得稅優惠
公益出租人的租金收入可享有 公益出租人免稅額,每屋每月最高可免稅1萬5千元。以月租金1萬6千元的新北市房屋為例,公益出租人每年可節省2萬多元的綜合所得稅。這無疑是一大利多,能夠提高房東參與公益出租的意願。
(3)地價稅優惠
公益出租人的土地通常可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的優惠稅率,但仍需視各縣市政府的規定而定。這項優惠能進一步減輕公益出租人的稅負,使其獲得更多的房東節稅空間。
3. 公益出租的優缺點分析
公益出租人享有多項租稅優惠,包括房屋稅、綜合所得稅及地價稅的減免,然而,這些優惠並非毫無代價。當公益出租人欲出售房屋時,在計算土地增值稅與房地合一稅的資本利得時,將面臨較高的稅額負擔。
以一棟價值2千萬元、公益出租6年,最終以4千萬元售出的房屋為例。與一般出租相比,公益出租人在土地增值稅方面需多繳納10萬元,而在房地合一稅部分,更須額外支付160萬元,兩者的稅負差距相當可觀。這便是公益出租人所面臨的主要缺點之一。
此外,公益出租人的資格認定係以承租人領有租金補貼為前提。若房東在出租期間更換一般租客,即不再符合公益出租人的資格,亦無法繼續享有相關租稅優惠。這項限制降低了公益出租制度的彈性,也可能影響部分屋主的參與意願。
儘管公益出租制度存在上述缺點,但其推行的初衷在於鼓勵民眾提供房屋供弱勢族群居住,藉此緩解社會住宅短缺的問題。對於願意承擔較高稅負、且有意協助弱勢群體的屋主而言,公益出租仍是一項值得考慮的選擇。
4. 公益出租的最新消息與未來展望
公益出租一直以來都是政府致力推動的政策之一,希望能夠透過租稅優惠等措施,鼓勵更多房東以合理價格出租房屋給弱勢族群,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而近期立法院也針對公益出租人的相關規定進行了修正,讓更多房東能夠加入公益出租的行列。
(1)立法院三讀通過住宅法修正草案
2022年立法院修正通過了住宅法部分條文,其中一項重要的修正內容,就 是增訂公益出租人不得拒絕承租人申請租金補貼,且其出租資訊不得作為課稅依據。這項修正旨在保障承租人的權益,同時也鼓勵更多房東加入公益出租。而在2023年11月21日,立法院更進一步三讀通過了住宅法修正草案,允許房東將房屋出租給社福團體,再由社福團體轉租給符合資格的弱勢族群,也能被認定為公益出租人,享有相關的租稅優惠。
(2)修法後的影響與期望
這次的住宅法修正,無疑是公益出租人制度的一大進展。透過禁止房東阻撓租金補貼申請,以及將出租給社福團體的房東納入公益出租人的認定範圍,政府希望能夠吸引更多房東加入公益出租的行列,為弱勢族群創造更友善、更安心的租屋環境。而隨著未來立法程序的完成,相信公益出租制度將會更加完善,惠及更多有需要的民眾,為臺灣的住宅政策寫下嶄新的一頁。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