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繼承
2024-09-04
收 養小孩有哪些程序跟條件?律師助您建立自己的家!

陳嘉文 律師
專業律師

收養孩子,不僅僅是法律程序,更是一段充滿愛與責任的人生旅程。但台灣收養的類型與程序有哪些?成為收養人的法律條件有哪些?收養、領養、認領、認養傻傻分不清楚怎麼辦?收養費用有哪些和收養後的權利義務一次告訴您!
1. 收養跟領養一樣嗎?收養小孩有哪些法律規定?
(1)收養、領養、認領、認養的差別讓律師一次說給您聽!
在討論收養議題時,常出現「收養」、「領養」、「認領」、「認養」等詞彙,容易讓人混淆。以下為這些 詞彙的法律定義:
收養
無血緣關係的雙方,經法律程序建立親子關係。這是指透過法院裁定,讓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間產生如同親生親子般的權利義務關係。
領養
通常指領養動物,如貓、狗等。雖然在日常口語中,人們有時會用「領養」來指稱收養孩子,但在法律上,「領養」一詞並不用於人類。
認領
未婚生子的生父,透過法律程序確認親子關係。這是一種特殊的親子關係確認方式,目的是讓未婚生子的孩子也能享有法律上的父親。
認養
認養並不是法律上的用語,一般所稱認養指的是定期提供金錢或勞力援助特定兒童,但無法律上的親子關係。認養是一種公益行為,旨在幫助弱勢兒童,但認養人與孩子之間並無法律上的親子關係。
(2)其中收養還有三種類型!
收養並非單一形式,而是根據是否有血緣關係分為三種類型:
無血緣收養
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間無任何血緣關係。這是最常見的收養類型,也是許多人踏上收養之路的第一步。
近親收養
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間具有血緣關係,例如祖父母收養孫子女,或是叔伯阿姨收養姪子姪女。這種收養類型通常是為了提供孩子更穩定的家庭環境,或是因為特殊情況而需要進行。
繼親收養
被收養人是收養人配偶與前任伴侶所生。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再婚家庭中,繼父母希望透過收養,與繼子女建立更緊密的法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