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監護宣告好處有哪些?律師教你如何保障被監護人的權益

雷皓明 律師

成年監護制度的目的是保護無行為能力人,確保他們得到適當的照顧,維護基本權利。當一個人因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而無法為自己做出合理決定時,法律允許親屬為其聲請監護宣告。這樣可以防止被監護人做出不利於自己的行為,也能避免其財產被侵吞或遭受詐欺。監護人將協助被監護人管理財務、醫療決策等重要事項,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
1. 監護宣告的目的與適用情況
監護宣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因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而無法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的成年人的權益。透過法院宣告監護,受監護人成為無行為能力人,由監護人擔任法定代理人,代為處理法律事務,避免其權益受損。監護宣告可以提供法律保障,確保受監護人的財產不被侵吞或詐欺,並減輕家屬照顧的負擔。

(1)保障無行為能力人的權益
監護宣告的核心目的是保障無行為能力人的權益。一旦法院裁定監護宣告,受監護人即喪失行為能力,由監護人代為管理財產事務及作出重大決定。這樣可以避免受監護人的財產被不當使用或侵吞,同時也減輕了家屬照顧的負擔。監護人必須以受監護人的最佳利益為考量,謹慎處理相關事務。
(2)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者適用監護宣告
監護宣告適用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的成年人。常見的情況包括:
- 老年失智症患者
- 重病臥床無法表達意願者
- 意外事故導致成為植物人者
然而,若個人只是判斷、表達能力稍有降低,但未完全喪失時,可改聲請輔助宣告,以兼顧其自主權。法院會依個案狀況審酌是否宣告監護,避免監護宣告被濫用。
2. 監護宣告好處
監護宣告不僅是為了保護無行為能力人的權益,更能為其家屬提供法律上的支援與協助。透過委任監護人,可以確保被監護人獲得適當的照顧,同時也能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以下是監護宣告的幾項主要好處:
(1)避免被監護人的財產被侵吞或詐欺
監護人對於被監護人的財產,除非是為了被監護人的利益,否則不得任意使用、處分或同意處分。若監護人需要代理被監護人購置、處分不動產,或將其居住的房屋出租、供他人使用、終止租約等影響重大的行為,都必須經過法院許可。這樣的規定可以有效避免監護人侵吞或不當利用被監護人的財產,保障被監護人的權益。
(2)由監護人代為處理法律事務
受監護宣告者會成為無行為能力人,由監護人擔任法定代理人,全權代理處理法律事務。受監護人自己所為的法律行為無效,須由監護人代為或同意,可避免其做出不利或錯誤的決定。監護人須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為受監護人的最佳利益服務,若因故意或過失造成損害,應負賠償責任。藉由監護人的協助,受監護人在生活及財產方面均可獲得周全的保障。
(3)減輕家屬照顧被監護人的負擔
對於失智、心智缺陷或無法自理生活的成年人,若由家屬獨力照顧,常面臨身心俱疲的窘境。聲請監護宣告後,委任監護人可合法代為管理財產、處理事務,減輕家屬負擔。監護人也須為受監護人的生活、醫療等事宜盡心安排,確保適當照顧。家屬仍可給予關懷陪伴,但在法律及財務方面已有監護人分憂,較能兼顧自身生活,並提供保護無行為能力人更完善的照護。
3. 如何聲請監護宣告及保障被監護人權益
當家中有無行為能力或心智缺陷的成員時,為了維護基本權利,可以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本人、配偶、四親等內親屬、最近一年共同居住之其他親屬、檢察官、社政主管機關或社福機構,都有資格提出申請。聲請時需要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如醫療紀錄、心智評估報告等,以供法院審查。
法院在受理聲請後,會進行訪查,以選任適當的監護人。同時,法院也會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人,負責在兩個月內完成被監護人的財產清冊,並向法院陳報。這項措施可以提供法律保障,避免被監護人的財產遭到侵吞或詐欺。
監護人應盡善良管理人的義務,定期向法院報告被監護人的財產狀況。若監護人有怠忽職守或侵害被監護人權益的情事,利害關係人可以向法院聲請改選監護人。透過完善的機制設計與監督,可以確保被監護人的權益獲得全面的維護,使其生活無虞。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