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消基會婚紗退訂有爭議?律師帶你了解退款權益與處理流程

雷皓明 律師

準備結婚的你,是否曾遇到婚紗攝影消費糾紛?消基會近期針對全台20家婚紗攝影公司進行抽樣調查,發現高達85%的業者收取超過總價金兩成的定金,且有75%自訂拒絕退還全額定金的規定。這樣的行為已經侵犯了消費者權益。究竟消費者在婚紗退訂、退款方面享有哪些權利?面對業者不合理的條款又該如何應對?本文特別邀請律師,為你詳細解說相關法規,並提供實用的處理流程。
1. 婚紗攝影業者常見爭議行為
婚紗攝影是許多新人籌備婚禮的重要環節,但在簽訂婚紗合約時,消費者卻常因不熟悉相關規定而陷入婚紗糾紛。根據消基會的調查,部分業者在收取訂金和退款方面存在爭議行為,導致消費者的權益受損。
(1)定金收取超過總價金兩成以上
《婚紗攝影服務定型化契約範本》規定,訂金不得超過總價金的20%,但消基會發現,在調查的20家婚紗公司中,僅有3家的定金收取符合規定,其 餘17家都超收訂金,最高甚至達到總價的59%。這種超收訂金的行為,不僅違反法律規定,也加重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
(2)自訂拒退全額定金規定
另一個常見的爭議行為是,有多家業者在婚紗合約中自訂拒絕退還訂金的規定,且在契約終止時全數沒收,這明顯違反了民法及婚紗攝影定型化契約的相關規範。這種霸王條款剝奪了消費者依法享有的退款權益,使得消費者在遇到婚期取消或其他특殊情况時,無法獲得應有的保障。
面對這些婚紗糾紛,消費者應提高警覺,在簽訂婚紗合約前,仔細閱讀契約內容,確保訂金收取和退款規定符合法律規範。若遇到不合理的條款,應勇於與業者溝通協商,必要時可尋求消費者保護團體或法律專業人士的協助,以維護自身權益。
2. 消費者終止婚紗攝影契約的權益
在面臨婚紗服務糾紛時,消費者應了解自身的權益。根據《民法》規定,婚紗攝影屬於承攬契約,因此消費者有權隨時終止契約。這意味著,即使已支付定金,消費者仍可因故取消婚紗攝影服務。
然而,消費者應注意,婚紗業者仍有權就已提供的服務請求報酬,並就契約終止所造成的損失請求賠償。這些損失可能包括已投入的人力、時間和資源等。因此,在決定終止契約前,消費者應審慎評估可能面臨的賠償風險。
在特殊情況下,如因新冠疫情或政府管制措施導致無法如期拍攝,這類非可歸責於消費者的事由,婚紗業者應全額返還定金。消費者可與業者溝通,尋求延期或其他替代方案,以減少婚紗業履約的爭議。
(1)如何處理婚紗服務糾紛
面對婚紗服務糾紛,消費者可採取以下步驟維護自身權益:
- 檢視契約內容,確認雙方權利義務。
- 與業者溝通,表達訴求並尋求解決方案。
- 若溝通無果,可尋求消費者保護團體或法律專業人士協助。
- 依法提起消費爭議調解或訴訟,捍衛權益。
婚紗攝影是人生重要時刻的紀錄,選擇值得信賴的婚紗業者,並在簽訂契約前充分了解雙方權利義務,可有效降低婚紗服務糾紛的風險,讓新人安心享受幸福時光。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