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大樓對講機維修責任歸屬於誰?律師解答:管委會不修怎麼辦

雷皓明 律師

住在大樓中,對講機是住戶與訪客溝通的重要設備。當對講機發生故障時,常常引發住戶與管委會之間的爭議,到底大樓對講機維修責任歸屬於誰呢?本文將探討大樓對講機故障的常見原因,釐清維修責任的歸屬,並提供管委會拒絕維修時的解決方案,讓住戶能夠了解自身權益,避免不必要的爭議。
1. 確認對講機故障的原因與責任歸屬
(1)住戶內部對講機故障
如果經過檢查,發現問題出在住戶家中的對講機設備上,那麼維修的責任就落在住戶身上。這種情況下,住戶需要自行聯繫維修服務,並承擔相應的維修成本。為了避免日後再次發生類似問題,建議住戶定期進行對講機系統檢修,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2)公共管線造成對 講機故障
另一種可能性是,對講機故障是由公共管線的問題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委員會應當承擔維修的責任。作為住戶,您可以向管委會提供事證,證明問題出在公共管線上,並要求他們盡快安排維修。這屬於樓宇公用設備保養的範疇,維修費用應從公共維修基金中支出,而不應由個別住戶承擔。
倘若管委會拒絕履行維修義務,住戶可以考慮採取法律行動,以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此情況下,住戶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法律費用,但如果訴訟成功,這部分費用可以要求管委會承擔,作為共有部分維修成本的一部分。
2. 管委會拒絕維修對講機的解決方案
當管委會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作為藉口,表示不願意修繕大樓共用部分的對講機時,住戶可以尋求律師的協助。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管委會有責任維修公共設施,包括對講機系統。若管委會拒絕履行此義務,住戶可以透過律師向管委會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其負擔維修費用分攤。
面對管委會這個強大的對手,單獨一個住戶很難與之抗衡。這時候,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就顯得格外重要。律師可以協助住戶蒐集證據,例如故障原因、維修費用估算等,並代表住戶與管委會溝通協調,爭取合理的權益。如果溝通無效,律師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透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