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薪資特別扣除額是什麼?扣除上限與稅務規範解析!

雷皓明 律師

根據所得稅法的規定,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有薪資收入時,可以選擇扣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或必要費用,減除後的餘額即為需要課稅的薪資所得。但是,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有一定的上限和適用條件,您必須了解這些規範,才能正確申報所得稅,避免觸法或多繳稅款。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討薪資特別扣除額的定義、適用對象、扣除上限、計算方式以及申報時應注意的稅務規範,讓您在報稅時能夠把握每一個節稅的機會。
1. 薪資特別扣除額的定義與適用對象
薪資特別扣除額是一項重要的稅務優惠,旨在減輕有薪資收入者的稅負。這項扣除額度的設立,讓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可以合法地降低應納稅額,進而增加可支配收入。
(1)何謂薪資特別扣除額?
薪資特別扣除額是指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有薪資收入時,可以選擇扣除的一項額度。納稅人可以在申報所得稅時,就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或必要費用擇一減除,減除後的餘額即為應納稅的薪資所得。這項扣除額度的存在,有助於減輕工薪族的稅務負擔。
(2)誰可以申請薪資特別扣除額?
符合以下條件者,皆可申請薪資特別扣除額:
- 納稅義務人本人有薪資收入
- 配偶有薪資收入
- 申報受扶養親屬有薪資收入
無論是全職或兼職的薪資收入,只要符合規定,都可以享有這項扣除額度的優惠。透過善用薪資特別扣除額,納稅人可以合法地降低應納稅額,減輕稅務負擔,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2. 薪資特別扣除額的扣除上限與計算方式
根據台灣現行的所得稅法規定,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如果有薪資收入,可以選擇採用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來減少應納稅額。在2025年,薪資特別扣除額的扣除上限為218,000元,這意味著每人每年最多可以扣除218,000元的薪資所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納稅人申報的薪資所得沒有超過扣除上限218,000元,那麼實際可扣除的金額就等於申報的薪資所得額。舉例來說,如果李先生2024年的薪資所得為180,000元,那麼他可以扣除的薪資特別扣除額就是180,000元,而不是218,000元的上限。
在計算方式上,薪資特別扣除額屬於列舉扣除額,納稅人可以選擇採用列舉扣除或標準扣除兩種方式之一。如果選擇列舉扣除,就可以將薪資特別扣除額與其他列舉扣除項目一併申報,減少應納稅所得額。而選擇標準扣除的納稅人,則無法再申報薪資特別扣除額。
總的來說,了解薪資特別扣除額的扣除上限和計算方式,有助於納稅人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稅務狀況,並採取合適的節稅策略。建議在申報所得稅時,仔細評估自身情況,選擇最有利的扣除方式,以合法方式減輕稅負。
3. 申報薪資特別扣除額的稅務規範與注意事項
在申報薪資特別扣除額時,納稅義務人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稅務規範。首先,如果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有薪資收入,應分別就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或必要費用擇一減除,不能重複扣除。這意味著,每個人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扣除方式,不能同時享有兩種扣除優惠。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事項是,沒有薪資所得的人就不能扣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這項規定確保了只有實際獲得薪資收入的人才能享受此項稅務優惠。申報時,務必仔細檢查每個人的收入來源,以免錯誤申報而面臨稅務問題。
最後,這些稅務規範都有其法律依據,即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3類及第17條第1項第2款第3目之2。納稅義務人應該仔細閱讀並理解這些法律條文,以確保自己的申報行為完全符合規定。如有任何疑問,建議諮詢專業的稅務顧問或會計師,以獲得更詳細的資訊。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