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狗狗被 鄰居狗咬傷可提告嗎?律師帶你了解索賠關鍵

雷皓明 律師

當心愛的狗狗遭到鄰居的狗 咬傷,作為飼主的你一定非常心疼。面對這種動物傷害事件,你可能會想知道是否能向對方飼主提出法律追訴。究竟在什麼情況下,受傷狗狗的主人能獲得相應的賠償呢?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討狗狗被鄰居狗咬傷的法律問題。
1. 飼主對寵物的法律責任
身為寵物的主人,我們不僅要給予毛小孩滿滿的愛,更要清楚自己的法律責任。畢竟,寵物也是生命,一旦造成他人損害,飼主可是要負起責任的喔!
(1)寵物傷人事件中的刑事責任
如果家中寵物不小心傷到人,飼主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構成過失傷害等罪。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飼主平時就要好好管教毛小孩,別讓牠們有機會傷害他人。
(2)飼主需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民法規定,寵物造成他人損害時,身為動物占有人的飼主要負起賠償責任。不過,如果飼主已經盡到相當的管束義務,就可以減輕或免除賠償責任。所以,飼主要隨時注意寵物的行為,避免民事訴訟的發生。
(3)違反動物保護法的行政罰則
飼主也要遵守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例如不得虐待或遺棄動物。如果違反這些規定,可能會被處以罰鍰。情節嚴重的話,寵物還有可能被沒入喔!所以,身為飼主一定要愛護自己的毛小孩。
2. 狗狗被咬傷能否向飼主索賠?
根據民法第190條的規定,如果能夠舉證對方飼主未盡到應有的管束義務,導致自家狗狗受到傷害,受害方就有權向飼主提出損害賠償的要求。這意味著,若你能證明鄰居的飼主疏失,未妥善管理其寵物,你就可以合法地尋求相應的賠償。
(1)舉證飼主未盡到管束義務
在提出索賠時,關鍵在於舉證飼主是否善盡管束之責。你可以蒐集以下證據,例如:
- 鄰居的狗狗經常在外遊蕩,未受到適當的看管。
- 飼主未為狗狗配戴項圈或繫上牽繩,任其自由活動。
- 狗狗曾 多次展現攻擊性行為,卻未見飼主採取必要的管教措施。
如果你能提供相關證據,將有助於證明飼主的疏失,增加索賠成功的機會。
(2)動物傷害事件的損害賠償範圍
一旦確定飼主需對狗狗受傷一事負責,損害賠償的範圍通常包括:
- 獸醫診療費用:包括急診、住院、手術等必要的治療支出。
- 後續治療與照護費用:例如復健、特殊飲食、藥物等持續性的醫療花費。
- 其他相關支出:如交通費、誤工損失等因狗狗受傷而衍生的額外開銷。
飼主應盡最大努力舉證自己已善盡管束義務,否則可能須承擔高額的賠償責任。透過協商或訴訟程序,你有機會獲得公平合理的損害賠償,彌補狗狗受傷所帶來的龐大經濟負擔。
3. 狗狗被鄰居狗咬傷可提告嗎
當愛犬遭受鄰居飼養的狗隻攻擊和傷害時,許多飼主感到無助和憤怒。在這樣的鄰里糾紛中,受害方是否能夠透過法律途徑獲得賠償呢?
根據專業律師的意見,狗狗被鄰居狗咬傷能否提告,主要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傷害的嚴重程度和飼主的管理責任。如果愛犬的傷害程度較為嚴重,例如需要接受手術或長期治療,且能夠證明鄰居飼主在管束寵物方面存在過失,那麼受害方就有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加害方支付相應的損害賠償。
不過,在許多寵物鬥毆事件中,雙方飼主往往都難辭其咎。如果法院認定雙方都存在一定的過失,那麼最終的賠償金額可能會有所減少。為了避免因為寵物問題引發的鄰里糾紛升級,專家建議飼主們應該先以和解的方式尋求解決,而不是直接訴諸法律手段。
4. 如何避免寵物間的傷害事件
為了預防寵物間的傷害事件,身為飼主的我們應該做好寵物管理。選擇合適尺寸的牽繩和口罩,避免寵物在公共場所自由奔跑,是降低風險的第一步。此外,訓練寵物服從指令,並培養友善的社交習慣,可以減少與其他寵物發生衝突的機會。
萬一不幸發生寵物間的衝突,飼主應冷靜介入,安撫寵物的情緒。定期帶寵物進行健康檢查和施打疫苗,可以預防因病而引發的攻擊行為。透過負責任的飼主作為,我們可以有效降低動物傷害事件的發生風險。
若狗狗不幸被鄰居狗咬傷,飼主可以考慮提告索賠。然而,預防勝於治療,飼主平日的寵物管理才是避免悲劇發生的關鍵。讓我們一起為創造和諧的人寵關係而努力,減少動物傷害事件的發生,共創美好的社會環境。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