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6
婚前買房婚後和另一半合繳房貸離婚怎麼分?專業律師解答!
![雷皓明 律師](https://images.ctfassets.net/mc7uz1kz6oem/7uwtolpmOFu3vALHbLnvz9/ff6ec300bfba24321d49adb5ae0d0bcc/_____________________1_.jpg?w=2000&h=2100&fl=progressive&q=50&fm=jpg)
雷皓明 律師
![合繳房貸離婚怎麼分?](https://images.ctfassets.net/mc7uz1kz6oem/2O2euSvCUgkvkKxmgv1uak/a176c34c00c15660932476045457b3c2/jakub-zerdzicki-GQn9GnMkVQg-unsplash_11zon.jpg?w=1920&h=1281&fl=progressive&q=50&fm=jpg)
很多 人在婚前就已經買房,之後和另一半結婚後共同繳納房貸。一旦婚姻走到盡頭面臨離婚,房子要如何分配往往成為最敏感的議題。畢竟婚前買房所有權通常只有一人,但婚後雙方均有繳納房貸,因此離婚房產分割時需考量諸多因素。以下將由專業律師為您詳細解說,婚前買房婚後合繳房貸,離婚時該如何依法妥善分配房產。
1. 婚前財產分割的法律規定
在台灣,夫妻之間的財產關係主要有三種類型:法定財產制、共同財產制和分別財產制。這些財產制度對於婚前購買的房產以及離婚時的財產分割有著重要的影響。
(1)台灣夫妻常見的三種財產制
根據民法規定,若夫妻未以契約另行約定財產制,則適用法定財產制。在此制度下,夫妻各自保有婚前財產,而婚後所得的財產則歸為共同所有,離婚時應平均分配。若夫妻選擇共同財產制,須以書面契約訂立並向法院登記,婚後所得的財產歸雙方共有,各得一半。至於分別財產制,夫妻雙方的婚前及婚後財產完全分開,各自所有。
(2)婚前買房登記在個人名下的影響
若一方在婚前購買房屋並登記在個人名下,該不動產原則上屬於個人財產,不會因為婚姻關係而受到影響。然而,如果夫妻在婚後以共同財產償還該房屋的貸款,離婚時,已繳納的房貸款項可以納入剩餘財產分配的範圍。若房貸尚未還清,則需先從房屋現值中扣除首期款、受贈部分以及未償還的貸款餘額,剩下的價值才能進行分配。在法定財產制下,若一方以婚後所得財產償還婚前購屋的貸款,離婚時可以主張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將已繳房貸款項納入分配範圍。
總之,夫妻雙方在婚前購買房產時,應詳細了解不同財產制對於房產權屬的影響,並在婚後妥善約定夫妻財產關係,以免日後離婚時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2. 婚後購置房產的分配方式
當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共同繳納房貸購買房產時,這類房產通常被視為雙方的共同財產。房產權利的認定會依照雙方的出資比例來確定各自的持分。在面臨離婚房產分配的問題時,處理方式類似於入股或合夥關係的概念。
(1)共同繳納房貸對房產權屬的影響
在離婚時進行財產分配,通常會先就雙方實際繳付的房貸金額進行平均分 配,再討論如何切割房產或進行處分。一般而言,繳納越多房貸,相當於持有較高的房產比例。這個比例將成為雙方協商房產分配方案的重要依據。
(2)離婚協議書中的房產分配約定
離婚協議書是夫妻雙方就財產分配達成共識的重要文件。在協議書中,雙方可以自行約定房產的分配方式,例如一方拿回已繳納的房貸、賣屋平分收益、或將房產過戶給子女等。然而,如果夫妻在協議離婚時未對財產分配做出約定,且未聲明放棄剩餘財產分配的請求權,離婚後的兩年內仍可向法院請求分配房產。
(3)法院判決房產分割的一般原則
當離婚訴訟中對於房產分割存在爭議時,法院通常會依據民法的規定,以平均分配作為原則。但法官會綜合考量雙方在婚姻中的貢獻、家務勞動、子女照顧、經濟能力等因素,對分配比例進行適當調整。在判決分割房產之前,雙方應先行清償各自的債務,再就剩餘的房產進行分配。值得注意的是,離婚後兩年內應向法院聲請房產分割,逾期則喪失行使權利。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