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離職一定要簽離職單嗎?了解離職流程,避免勞資糾紛!

雷皓明 律師

在正式離職程序開始前,務必做好工作交接,並與主管當面溝通離職時間。此外,別忘了向人資部門確認並完成相關離職手續。雖然雇主若因員工未完成交接而受有損害,可循民事求償,但不得扣發薪 資。透過了解離職流程,您可以更有信心地開啟人生新篇章,同時避免不必要的勞資糾紛。
1. 員工提出離職,雇主是否可以不同意?
當員工向雇主表達自請離職的意願時,其實已經構成了法律上的「意思表示」。無論是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提出,只要明確表達了離職的意圖,就已經生效了。
員工提出離職,其實是在行使勞動基準法賦予的「終止契約權」。這是一種形成權,一旦員工行使了這項權利,離職就已經生效,並不需要得到雇主的同意。
(1)勞工自請離職須以意思表示為之
依據民法的規定,勞工自請離職屬於「意思表示」的一種。換句話說,員工只要向雇主表達離職的意願,不論是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都是有效的。雇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阻撓員工離職。
(2)勞工離職不需經雇主同意即生效
員工提出離職,是在行使勞基法賦予的「終止契約權」。這是一種形成權,具有以下特點:
- 一旦員工行使終止契約權,離職即生效
- 離職生效不需要經過雇主的同意
- 雇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阻撓員工離職
總之,員工提出自請離職後,雇主不得以不同意為由,要求員工繼續工作或拒絕辦理離職手續。員工的離職意願一經表示,即已生效,雇主應予以尊重並配合辦理相關手續。
2. 離職一定要簽離職單嗎
根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員工離職並不一定要簽署離職單。只要在法定預告期內,以口頭、書面或其他方式向雇主表達離職意願,並確保雇主收到通知,即可生效。然而,為了保障勞資雙方的權益,建議還是以正式的書面文件提出離職較為妥當。
常見的離職文件包括:
- 離職信
- 存證信函
- 離職申請書
這些離職文件可以清楚地表明員工的離職意願,並記錄離職的時間和原因。雖然簽署離職單不是法律強制規定,但它可以作為員工自願離職的證明,避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勞資糾紛。
員工在準備離職文件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清楚表達離職意願和離職日期
- 簡要說明離職原因
- 對公司和同事表達感謝
- 留下聯繫方式,以便後續溝通
總之,雖然離職時簽署離職單不是強制性的,但它仍是一種良好的職場習慣。透過正式的離職文件,如離職信或離職申請書,員工可以與雇主進行清晰有效的溝通,確保雙方權益得到保障 ,減少日後產生爭議的可能性。
3. 員工離職應盡的義務與程序
當員工決定離職時,除了提出離職意願外,還需要履行一些義務與程序,以確保工作的順利交接,並維持與公司的良好關係。以下是員工離職應注意的幾個重點:
(1)善盡離職交接責任
離職員工應本著誠信原則,負責任地完成工作交接。這包括編制詳細的交接清冊,清楚交代業務狀況、客戶資料、進行中的專案等。在交接過程中,應保持專業態度,不可留下工作空窗或帶走公司的機密資料。透過完善的離職交接,可以確保工作的連續性,也展現員工的職業素養。
(2)配合人資部門完成離職手續
員工在提出離職後,應主動向人資單位確認公司的離職流程。通常需要填寫離職申請表,並繳回公司配發的物品,如識別證、電腦、信用卡等。人資部門也會協助員工辦理離職證明、勞健保轉出及薪資結算等手續。配合完成這些離職手續,不僅是員工的義務,也能確保自身權益不受影響。
(3)主動與主管溝通離職時間
在正式離職前,員工應該與主管當面溝通,說明離職的時間與原因。這是表達感謝的好機會,感謝主管在工作上的指導與支持 。透過坦誠的溝通,可以為彼此的職場關係畫下完美的句點,為未來的合作機會留下良好印象。即使離開了公司,仍可以保持聯繫,維持人脈網絡。
總之,員工在離職過程中,應盡到工作交接、配合離職手續、溝通離職時間等義務。透過負責任的態度與行動,不僅能讓工作順利交接,也能與公司維持良好關係,為自己的職涯發展奠定基礎。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