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年終怎麼算?一定會發嗎?律師解析勞基法,教你爭取應有權益!

雷皓明 律師

年終將至,勞工朋友最關心的莫過於年終獎金的發放。公司是否一定要發年終獎金給員工呢?年終獎金該如何計算?多少錢需要繳稅?年中離職還有得領嗎?這些都是上班族常見的疑問。其實,年終獎金在法律上並非雇主的強制義務,而是取決於勞資雙方的約定。不過,如果雇主慣例發放或勞動契約中有訂定,年終獎金就成為勞工的應得權益。
1. 公司年終獎金制度大解密
年終獎金是許多上班族期待的福利之一,但你知道年終獎金的法律定義與性質嗎?根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年終獎金可分為「工資」和「恩惠性給予」兩種類型。如果年終獎金屬於勞動契約中約定的工資,則公司有義務按照契約發放;但如果年終獎金屬於恩惠性質,則公司有權決定是否發放以及發放的金額。
根據一項調查,有54%的企業採取「論功行賞」的年終獎金制度,將年終獎金與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掛鉤。這意味著員工的工作表現會直接影響到年終獎金的多寡。因此,了解公司的績效考核制度和標準,對於爭取應有的年終獎金權益非常重要。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年終獎金的性質會影響員工的領取資格。如果年終獎金屬於工資,則離職或年中到職的員工可按比例領取;但如果年終獎金屬於恩惠性質,則公司可自行決定是否發放給離職或年中到職的員工。因此,在簽訂勞動契約時,務必要清楚了解年終獎金的性質和發放條件,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2. 年終怎麼算?兩種常見計算方式
年終獎金是許多員工引頸期盼的福利之一,但你知道年終獎金的計算方式嗎?一般而言,年終獎金有兩種常見的計算方式:按比例天數計算和按比例月數計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兩種年終獎金算 法吧!
第一種方式是按比例天數計算,其年終獎金計算公式為:(完整年終金額 / 當年總工作天數) x 實際工作天數。這種方式考慮了員工實際工作的天數,對於當年度中途入職或離職的員工來說較為公平。
第二種方式是按比例月數計算,其公式為:(在職月數 / 12個月) x 完整年終金額。這種年終獎金算法以員工在職的月數為基礎,適用於大多數全年在職的員工。
對於新進員工來說,到職未滿一年年終獎金的計算需要特別注意。公司在計算按比例年終時,應根據員工的實際到職日期來計算,避免漏發或短發年終獎金。了解自己的權益,並與公司人資部門保持良好溝通,可以確保獲得應得的年終獎金。
3. 年終獎金發放的常見問題
年終獎金是許多員工期待的福利之一,但對於年終獎金的發放時間、稅率計算及離職後是否還能領取等問題,卻常讓人感到困惑。以下就幾個常見的年終獎金問題進行解答。
(1)年終獎金的發放時間
大部分公司選擇在農曆年前發放年終獎金,讓員工可以在過年期間有較充裕的資金,不過公司也可能因營運狀況或其他因素,調整年終獎金發放時間。
(2)年終獎金的稅率計算
年終獎金屬於工資所得,需要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若年終獎金超過新台幣84,500元,公司會按5%的稅率預扣稅款。不過,這部分預扣的稅款可在隔年度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列入已繳稅額中扣除,避免重複課稅。

(3)離職者是否還有年終獎金?
年中離職的員工能否領到年終獎金,取決於公司年終獎金的約定性質及員工在職時間長短而定。如年終獎金屬於績效獎金,則須視員工在職期間的工作表現而定;如屬於旨在勞務對價的非固定薪資,則員工在職期間與特定年資比例,即可按比例請求年終獎金。
此外,年終獎金須依勞基法規定投保勞工保險及全民健康保險,公司應為員工提繳相關費用,員工可據此瞭解自身權益,以保障應有的年終獎金權利。
4. 如何爭取應有的年終獎金權益
為避免年終獎金糾紛,勞資雙方應在勞動契約中明確約定年終獎金的發放條件與計算方式。若雇主未依約定發放年終,勞工可透過勞資爭議處理管道提出申訴,維護自身權益。在申訴時,勞工應蒐集相關證據,如勞動契約中的年終獎金條款、過去的發放紀錄等,以增強申訴理由的正當性。
當年終獎金糾紛無法獲得合理解決時,勞工可尋求法律途徑,如調解或提告,以捍衛自身權益。此外,政府單位如勞動部門也提供諮詢申訴管道,協助勞工與資方進行溝通協調,化解爭議。勞工應善用管道,積極維護自身的年終獎金權益。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