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民事調解不成立後續會怎樣?律師詳解處理流程與影響!

雷皓明 律師

當面臨民事糾紛時,許多人會選擇透過法院調解來解決問 題。民事調解是一種較為和緩的方式,由調解委員協助雙方當事人溝通,以達成共識。然而,並非所有的民事調解都能順利進行並達成協議。那麼,如果民事調解不成立,後續會有什麼影響呢?本文將由律師詳細解說民事調解不成立後的處理流程及可能產生的影響,幫助您更加了解法院調解及民事訴訟的相關程序。
1. 法院調解不出席會怎樣?不想去調解可以嗎?
當事人收到法院寄發的調解通知後,可能會有疑慮:如果不出席調解會有什麼後果?是否一定要參加調解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法院調解不出席的影響及處理方式。
(1)我被告了,該不該出席調解?
當被告收到調解通知時,可能會猶豫是否要出席。
這時需要評估案件的具體情況:
- 如果認為原告的訴求沒有道理,不願意調解,可以考慮不出席。但須注意,不出席調解可能會給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對後續訴訟不利。
- 如果案件事實並不清楚,或者雙方還有和解 的可能,建議還是出席調解。通過調解委員的協助,或許能夠達成協議,避免進入耗時費力的訴訟程序。
2. 民事調解不成立後續
當民事調解不成立時,案件將進入訴訟程序。法官會安排言詞辯論的庭期,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法庭上陳述自己的主張並提出證據。法官會仔細審查雙方提出的證據,必要時也會調查其他相關證據。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實後,法官將作出判決,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作出裁定。
判決確定後,雙方當事人應按照判決內容履行各自的義務。如果判決敗訴的一方不主動履行,勝訴方可以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請求法院強制敗訴方履行判決內容,例如支付金錢或交付財產等。另外,如果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提起上訴,請求上級法院重新審理案件;或是在有新證據或發現重大瑕疵時聲請再審,要求法院重新進行審理。 面對民事訴訟,當事人應該充分了解訴訟救濟的各種途徑,並權衡利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無論是上訴、聲請再審還是接受判決結果,都需 要仔細評估訴訟成本和可能結果。必要時,尋求律師的專業協助,可以幫助當事人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透過正確運用訴訟救濟程序,爭取最有利的訴訟結果。
(1)法院調解不成立之後
當法院調解不成立時,案件將進入正式的訴訟程序。這意味著雙方需要準備更多的證據和資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張。訴訟過程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高的費用,因此許多人仍希望能夠在訴訟過程中達成和解。
儘管調解不成立,但在訴訟過程中,雙方仍有機會繼續協商。法官也可能會再次勸導雙方進行調解,以尋求更快速、經濟的解決方案。如果當事人有意願,可以向法院聲請再調解,希望能在訴訟之外達成和解協議。
(2)調解不成立後可否再調解?
即使在調解不成立後,當事人仍可以選擇再次調解,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再調解需要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如果一方不願意,則無法進行。
- 並非每個案件都適合再調解,需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 再調解的時間和地點需要與法院協調,以免影響訴訟進程。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