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1
上訴是 什麼?不服判決怎麼辦?律師解析!
李 慧盈 律師
當訴訟一方對法院的判 決感到不滿意時,可以採取上訴的法律途徑尋求救濟。上訴就是將案件交由上級法院重新審理,請求改變原本的裁判結果。在台灣,刑事案件和民事訴訟都設有上訴制度,但兩者在程序和要件上有所差異。本文將由律師為您詳細解說上訴的定義、適用範圍,以及相關的法律規定。
1. 上訴的定義與目的
上訴是指當事人對於下級法院所做出的判決或裁定有不服時,向上級法院請求重新審理案件的法律程序。透過上訴,當事人可以尋求公平正義的保障,確保案件得到公正的處理。上訴權是訴訟當事人的重要權利,它體現了法治國家對人權的尊重與保障。
(1)上訴的法律意義
上訴制度是現代法治國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的法律意義:
- 保障當事人的權益:上訴權賦予當事人對不利判決提出質疑的機會,有助於避免司法錯誤或不公,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 實現司法公正:通過上訴制度,上級法院可以審查下級法院判決的正確性,糾正可能存在的錯誤,確保司法裁判的公平與正義。
- 促進法律統一適用:上訴法院對案件進行再審理,有助於統一法律適用標準,提高司法裁判的一致性和可預測性。
(2)提起上訴的理由與時機
當事人提起上訴需要具備合法的理由,並且要在法定期限內提出。一般而言,當事人可以基於以下理由提起上訴:
- 原審判決存在事實認定錯誤或證據採信不當。
- 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或違反法定程序。
- 原審判決量刑畸重或畸輕,不符合罪刑相適應原則。
在刑事案件中,被告及其法定代理人、配偶等有權提起上訴。上訴期間通常為判決送達後的二十日內。對於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即使未提出上訴,法院也應當自動進行複核。這體現了對被告上訴權的特殊保障。
總之,上訴制度是保障訴訟當事人權益、實現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徑。透過賦予當事人上訴權,並對提起上訴的理由與時機進行明確規定,可以有效防止司法錯誤,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2. 刑事案件中的上訴
在台灣的刑事訴訟中,當事人對於法院的判決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透過 上訴的方式尋求救濟。刑事案件的審級制度設有三級三審,讓案件能夠得到多次的審理,以保障被告的權益。
(1)刑事訴訟中的三級三審制度
刑事訴訟的第一審由地方法院管轄,若當事人對於第一審的判決不服,可以向第二審的高等法院提起上訴。而對第二審的判決若仍有不服,則可向第三審的最高法院提出上訴。簡易庭審理的案件,其第二審改由合議庭進行審理。
(3)上訴第三審的法定要件
申請第三審上訴須符合特定法定要件,即原判決違背法令,例如:
- 法院未依法給予被告辯護權利
- 法院未進行必要的證據調查
- 法院適用法律不當,影響判決結果
被告或其辯護人可依法 提出上訴聲請書,說明原判決如何違背法令,請求最高法院進行審理。透過上訴制度的設計,刑事被告的權利得以獲得更進一步的保障,確保案件得到公平、合法的處理。
3. 民事與行政訴訟的上訴
除了刑事案件外,民事訴訟及行政訴訟也有上訴的規定。當當事人對初審法院的判決不服時,可以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尋求救濟。然而,民事和行政訴訟的上訴目的與刑事訴訟有所不同,上訴要件和程序也須按照民事訴訟法及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辦理。
在民事訴訟中,案件分為「通常訴訟程序」與「簡易及小額訴訟程序」兩種。當訴訟標的金額在新台幣50萬元以下時,經過雙方當事人同意或法院裁定,可適用簡易或小額程序,這種程序相對來說較為簡便快速。然而,適用簡易及小額程序的案件,上訴到第二審後即告終結,不得再提起上訴。對於一般民事求償案件,上訴期間為收到一審判決書後的20日內。
行政訴訟則採取二審終審制。當當事人對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不服時,只有在符合法定要件的情況下,才能夠上訴到最高行政法院。行政救濟的目的在於保障人民的權益,防止行政機關濫用職權或違法行使公權力。
無論是民事求償還是行政救濟,提起上訴都需要謹慎評估案件的勝訴可能性及訴訟成本。當事人應該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以確保自身權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4. 如何提起上訴?律師提供的建議
提起上訴有許多技巧和細節要注意,錯過時效、說錯話、沒提到關鍵理由等都可 能讓上訴失敗。尋求專業律師的法律諮詢與協助,可以確保依限提出上訴,避免說出不利自己的話,依法提出有利上訴的具體理由。訴訟案件事關重大利益,律師從一開始參與,即可確保訴訟策略朝有利方向發展,以專業為當事人爭取最佳利益。
建議民眾遇有訴訟案件,尤其是上訴階段,應委任律師協助處理,以其專業知識處理複雜的法律程序,避免因不諳法律而陷入不利處境,甚至輸掉原本可以勝訴的案件。好的律師可以同理客戶需求,瞭解案情細節,擬定合適的訴訟策略,在法律的框架內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總之,上訴攸關個人、公司的權益,需要縝密的法律分析與周全的準備,才能提高勝訴機會。尋求律師協助,掌握訴訟時效、蒐集有利證據、提出關鍵理由,以專業的訴訟技巧守護自身權益,爭取司法正義,值得信賴與倚重。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