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
不自證己罪是什麼?律師解釋權利保障與法律依據
鄭堯駿 律師
在現代法治社會中,不自證己罪權是一項 重要的人權保障。它確保每個人在面對刑事訴訟或犯罪偵訊時,不會被迫做出對自己不利的陳述。這項原則體現了程序正義和司法公正的理念,是維護人身自由權不可或缺的一環。
1. 不自證己罪的定義與內涵
不自證己罪權的法理基礎源自正當法理,亦即任何人都應受到公平對待,其權利應受到尊重。聯合國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明確規定了不自證己罪權,我國憲法雖無明文,但司法院釋字第384號及第392號解釋肯認此項權利應受憲法保障。
本文將深入探討不自證己罪權的內涵、在我國法律中的規定,以及其適用範圍。透過律師的專業解說,讓讀者進一步了解這項重要的人權,以及它在維護司法公正方面扮演的關鍵角色。
(1)不自證己罪的概念解釋
不自證己罪原則是現代刑事訴訟法的重要基石,保障刑事被告的基本權利。這項原則確保被告在面對國家指控時,無須證明自己的清白,而是由檢察官負擔證明被告有罪的責任。這個概念源自於無罪推定原則,亦即在判決確定有罪之前,被告應被視為無罪。
不自證己罪原則意味著被告有權保持緘默,不必提供任何可能導致自己定罪的證據。這項權利適用於整個刑事訴訟過程,包括偵查程序和審判程序。換言之,被告不能被迫自白或提供對自己不利的證據。然而,如果被告自願作出自白,且該自白出於自由意志,則不違反不自證己罪原則。
(2)不自證己罪原則的法理基礎
不自證己罪原則有著堅實的法理基礎,主要目的在於:
- 維護人性尊嚴:強迫被告自證己罪有悖於對人性尊嚴的尊重。
- 確保程序正義:不自證己罪原則有助於實現公平審判,防止冤案發生。
- 避免國家權力濫用:該原則限制了國家機關對個人的強制措施,防止權力濫用。
總之,不自證己罪原則是刑事被告的訴訟基本權,在追求實體真實的同時,也兼顧程序正義,避免國家權力侵害個人自由。這項原則的確立,標誌著現代法治社會對人權保障的重視。
2. 不自證己罪在我國法律中的保障
我國法律體系對於不自證己罪原則提供了完善的保障,確保個人的人身自由、訴訟權以及正當法律程序。 透過憲法、刑事訴訟法以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等法律規範,不自證己罪原則在我國獲得了堅實的法理基礎與實務運作。
(1)憲法對不自證己罪的保障
雖然我國憲法並未明文規定不自證己罪原則,但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透過釋字第384號及第392號解釋,闡明了不自證己罪原則應受憲法保障。這項原則的憲法基礎源自於維護人性尊嚴與防禦權保障,體現了對人權的尊重。因此,在偵查與審判過程中,應當充分保障被告的緘默權告知,避免強迫自證己罪的情形發生。
(2)刑事訴訟法對不自證己罪的規定
在刑事訴訟法的架構下,不自證己罪原則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依據刑事訴訟法第95條第2項,被告在訊問時應先被告知其保持緘默的權利,確保偵訊告知義務的履行。同時,根據第156條第4項,未經自白且無其他證據,不得僅因被告拒絕陳述或保持緘默,而推斷其有罪。這些規定有效防止了刑事司法機關濫用職權,侵害被告的防禦權。
(3)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對不自證己罪的保障
除了國內法的保障外,我國也受到國際人權公約的規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第3項第7款明確規定:「不得強迫被告自供或認罪」。這項國際公約在我國具有國內法的效力,各級政府機關都應予以遵守 。藉由融合國內法與國際人權規範,不自證己罪原則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獲得了全方位的保障,為維護人權立下了重要的里程碑。
3. 不自證己罪權利的射程範圍
不自證己罪權利在刑事訴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其適用範圍並不僅限於刑事程序中被告的自白或供述等證據。事實上,這項權利的保障範圍還延伸到了某些與刑事程序緊密相關的非刑事程序,以及涵蓋了部分非供述性質的證據。
(1)不自證己罪適用於供述證據與非供述證據
根據歐洲人權法院的見解,不自證己罪原則不僅適用於被告的自白等供述證據,還及於某些非供述性質的證據。例如在Funke案中,主管機關依法要求Funke提出其海外資產的銀行帳簿,否則將處以罰鍰。法院認為,此舉違反了不自證己罪原則,因為這等同於強迫Funke提供可能導致自我入罪的文書證據。由此可見,不自證己罪權利的保障範圍不僅限於口頭供述,還包括了書面文件等物證。
(2)不自證己罪在非刑事程序的前置效力
除了在刑事訴訟中的適用,不自證己罪原則在某些與刑事程序相關聯的非刑事程序中也有其前置效力。當這類非刑事程序,例如行政調查程序,其違反作證義務將受到制裁,而遵守作證義務又可能致使受調查者面臨刑事追訴風險時,不自證己罪權利理應延伸適用至該非刑事程序。
在我國司法實務中,也有類似的案例。例如在公職候選人當選無效訴訟中,當事人依法進行具 結作證,但法院未盡告知義務,導致當事人後來遭檢察官以偽證罪起訴。最高法院在此案中認為,該具結證言不生效力,以保障當事人不自證己罪的權利(96台上7239)。
4. 違反不自證己罪原則的法律效果
當國家機關在訊問或調查過程中,違反不自證己罪原則而取得供述證據時,該證據原則上不具證據能力,法院不得採為判決的基礎。這體現了證據禁止原則,旨在排除非法取得證據的使用。例如,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2第2項,若偵查機關違反告知被告緘默權義務而取得自白,該自白不具證據能力。證據排除法則的目的在於確保自白任意性,防止國家以不正當方法取得被告供述。
此外,最高法院見解指出,於民事訴訟中,若違反作證告知義務所為的具結,不生偽證處罰效力。這突顯了不自證己罪原則在非刑事程序的前置效力。對於非供述性證據,若其取得未違反法定程序,則須進一步判斷法院使用該證據是否違反比例原則,而過度侵害被告的訴訟基本權。
綜上所述,國家機關在訴訟過程中應嚴格遵守不自證己罪原則,否則將嚴重損及被告的防禦權,危及程序正義。證據禁止與證據排除法則的目的在於抑制國家的違法取證,確保被告權利不受侵害。唯有在尊重不自證己罪原則的前提下,被告供述的任意性與可信度才能獲得保障,司法程序的公平性才能落實。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