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誣告罪賠償怎麼算?律師解析賠償項目與求償標準!
雷皓明 律師
當你遭受 刑事訴訟上的不實指控時,除了提告誣告罪之外,還能向加害人請求相對應的民事賠償。誣告罪賠償的目的在於彌補被害人因不實指控所遭受的損失,包括財產上和非財產上的損害。然而,誣告罪賠償究竟該如何計算?有哪些賠償項目?又該如何進行求償呢?本文將由專業律師深入解析誣告罪賠償的各項議題!
1. 誣告罪的構成要件與刑責
誣告罪是一種嚴重侵害司法公正及他人名譽的犯行,刑法對此有明確規範。根據刑法誣告罪的定義,行為人必須具備誣告故意,向司法機關提供不實指控,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處分或懲戒,才會構成本罪。
(1)誣告罪的定義與刑法規定
刑法第169條明文規定,對他人捏造事實而向司法機關誣告,或偽造、變造證據,致使他人受刑事處分或懲戒處分之虞者, 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誣告的對象是直系血親尊親屬,依刑法第170條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最高可處10年6個月有期徒刑。此外,隨意向公務員誣告他人犯罪,導致司法資源浪費,縱使並未指名對象,仍可能觸犯刑法第171條,面臨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的處罰。
(2)誣告罪成立的要件
誣告罪必須符合下列要件,方能成立:
- 行為人主觀上具備誣告故意,蓄意捏造不實事實。
- 向司法機關提出不實指控,足以使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之虞。
- 誣告內容全然虛構,欠缺任何真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若告訴內容有一定事實根據,縱使事後證據不足或判決無罪,通常不會構成刑法誣告罪。此外,行為人因誤解法律或錯告對象,主觀上欠缺誣告故意,也難以成立本罪。檢方在個案中,需舉證證明行為人確有誣告故意,且不存在阻卻違法事由,才能將誣告罪的刑責加諸被告身上。
2. 誣告罪的民事賠償請求
誣告罪除了須負刑事責任外,被害人還可以依民法相關規定,向加害人請求民事賠償,以彌補所受損失並回復名譽。以下就誣告罪的民事賠償問題進行說明:
(1)誣告罪賠償的法律依據
民法第184條規定,故意以違背善良風俗的方法加損害於他人,須負損害賠償責任。而第195條進一步明定,不法侵害他人人格法益如名譽、信用等,被害人得請求金錢賠償,並得請求為回復名譽的適當處分。誣告行為可能使被害人的名譽受損,若情節重大,即使非財產上的損害,被害人也可請求相當金額的賠償,以彌補精神上的損失。除了金錢賠償外,被害人還可以要求加害人登報道歉或在網路上公開致歉,以回復自身的名譽。這類人格權的賠償請求權,原則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若已訂有契約或提起訴訟,則不受此限制。
(2)誣告罪賠償金額的計算標準
誣告罪賠償金額的認定,須由法官斟酌下列因素後定奪:
- 誣告行為的嚴重程度
- 被害人所受的實際損害
- 加害人的主觀惡性
- 雙方當事人的經濟狀況
實務上的民法賠償金額大多介於5至50萬元之間,但仍應視個案情形而定。若誣告事件傳播範圍廣泛,對被害人名譽造成重大影響,導致其人際關係、事業發展受阻,或因此罹患精神疾病,可作為提高賠償金額的考量因素。被害人得提出醫療費用、營業損失等財產損失的相關單據,若能證明係因誣告所致,通常可獲得相當補償。此外,被害人因誣告事件所支出的交通費、律師費等必要費用,也可一併納入請求之列。但各項損害仍須與誣告行為具有相當因果關係,不宜過度擴張。
(3)提出誣告罪賠償請求的流程與注意事項
被害人欲提起誣告罪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須注意2年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效期間,自知 悉加害人時起算,最長不得超過自侵權行為成立時起10年。故被害人應把握時效提出告訴,以免喪失求償權益。民事損害賠償係以金錢補償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舉證責任由原告負擔。被害人應先蒐集相關事證,證明名譽受損與加害人誣告行為間具有因果關係,再行提起民事訴訟。
在訴訟前,被害人亦可評估與加害人和解的可能性。若加害人願意道歉並給付適當賠償金,被害人可斟酌撤告,以減少訟累。但面對態度不佳或給付金額差距過大的加害人,和解恐怕不易達成。除了向法院提告,被害人還可透過調解、仲裁等替代性紛爭解決方案,尋求合理賠償。建議被害人可先行協商,若無法達成共識,再考慮訴訟途徑,以保障自身權益。
3. 誣告罪賠償實務案例解析
在實務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誣告罪賠償的判決標準因個案情況而有所不同。例如,當甲向警方誣告乙非法持有毒品,導致乙被羈押60天,但最後因證據不足而獲不起訴處分時,法院認定甲明知資訊不實卻惡意告發,判賠30萬元。
另案中,當丙出於合理懷疑丁偷了公司營業秘密而提告,雖然丁最終獲判無罪,法院仍審酌丙係基於相當證據,僅判決丙賠償3萬元慰撫金。又另一案例中,戊女因前主管己男誣告她侵占公款,導致求職屢遭拒絕,業務受阻,還造成精神創傷。考量到戊女的名譽和事業皆受重創,法院判己男須賠償60萬元並登報道歉。
由此可見,誣告罪賠償的判決需綜合考量告發理由的正當性、造成的實質損害程度等因素,金額從數萬到數十萬元不等。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