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9
外送車禍誰負責?律師從法律觀點解析賠償責任!

鍾欣紘 律師

近年來,外送服務蓬勃發展,然而外送車禍事件也隨之增加。當外送員發生送餐車禍時,究竟該由誰負起賠償責任呢?本文將從法律角度,深入探討外送人員交通事故的責任歸屬問題。
1. 外送車禍該向誰求償?外送員還是外送平台?
當外送員在送餐途中發生車禍,受害人該向誰求償呢?這是一個複雜的法律問題,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而言,受害人可以向外送員個人或外送平台請求賠償,但兩者的求償可行性和法律依據有所不同。
(1)向外送員求償的可行性
從民法的角度來看,外送員在送餐過程中發生車禍,屬於侵權行為。因此,受害人可以直接向外送員本人求償。然而,在實務上,向外送員求償往往面臨一些困難:
- 外送員的經濟條件普遍不佳,即使有誠意解決問題,可能也沒有足夠的賠償能力。
- 外送員可能為了規避責任,拒絕配合賠償事宜或提供不實資料。
- 法院判決確定賠償責任後,執行程序可能曠日費時,無法及時獲得賠償。
(2)向外送平台求償的法律依據
除了向外送員個人求償,受害人還可以考慮向外送平台主張民法第188條的「僱用人連帶賠償責任」。該條規定,僱用人對於受僱人在執行職務時不法侵害他人權利所造成的損害,應與受僱人負連帶賠償責任。然而,外送平台與外送員之間的法律關係存在爭議:
- 外送平台主張其與外送員之間是承攬契約關係,外送員並非平台的受僱人,故平台無須負擔僱用人責任。
- 勞動主管機關則認為外送員與平台間屬於僱傭關係,平台作為僱主理應承擔連帶賠 償責任。
- 目前針對外送員與平台間的法律關係尚無定論,仍有待司法實務進一步明確化。
總的來說,向外送員或外送平台求償各有其優缺點。受害人應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外送員的經濟能力、平台的態度立場以及訴訟成本等因素,選擇最有利的求償途徑。同時,社會各界也應持續關注外送產業的勞動權益問題,推動相關法規的完善,以保障外送員和消費者的權益。
2. 外送車禍保險理賠問題
外送員在工作期間發生車禍時,保險理賠往往是一大難題。機車強制險與任意險在理賠範圍上有所差異,而外送員是否投保營業用保險也會影響理賠結果。以下就讓我們深入探討這些問題。
(1)強制險與任意險的理賠差異
機車強制險是法律規定必須投保的保險,但其保障範圍有限,僅涵蓋駕駛以外第三人的身故、失能及傷害醫療費用。外送員若自摔、車輛損壞或撞到其他車輛,都不在機車強制險的理賠範圍內。相比之下,任意險的理賠範圍則取決於保險契約的約定內容。然而,有些任意險保單的「不保事項」中,包含了收受報酬載運乘客或貨物使用所致的損失,這意味著外送員在送餐時發生車禍,可能無法獲得任意險的理賠。
(2)外送員投保營業用保險的重要性
考慮到機車強制險與一般任意險的理賠限制,外送員若有足夠預算,建議可以投保營業用機車保險或營業使用第三人責任險。這類保險可以涵蓋外送車禍造成的車體損傷與財產損失,提供較為完整的保障。曾有外送員因投保非營業用的保險,在車禍後無法獲得理賠,因小失大。因此,外送員在選擇保險時,務必要特別注意所投保的險種是否符合其工作性質的承保範圍,以免遇到車禍時徒增經濟負擔。
總括而言,外送員應深入了解機車強制險與任意險在保險理賠上的差異,並考慮投保適合其工作性質的營業用保險,才能在不幸發生車禍時,獲得充分的保障與理賠。
3. 外送員與外送平台的法律關係爭議
外送員與外送平台之間的法律關係是近年來備受討論的議題。這個關係的認定,不僅影響外送員的權益保障,也關係到外送平台的責任義務。目前外送員與外送平台之間的法律關係主要有兩種可能:承攬契約關係和僱傭契約關係。

(1)承攬關係與僱傭關係的區別
承攬契約和僱傭契約的主要區別在於從屬性和指揮監督權的有無。如果外送員提供勞務時,並不受外送平台的指揮監督,且沒有從屬性,則雙方可能是承攬關係。反之,如果外送平台對外送員的工作有較高度的指揮監督權,且外送員對平台有一定程度的從屬性,則可能構成僱傭關係。從屬性的判斷標準包括:
- 人格上從屬性:外送員是否受平台的指揮或管制約束。
- 經濟上從屬性:外送員的收入是否主要依賴平台給付的報酬。
- 組織上從屬性:外送員是否被 納入平台的組織體系中。
目前多數外送平台主張與外送員是承攬關係,理由是外送員可以自行決定接單時間、地點和方式,平台並無從屬性的指揮監督。
4. 外送車禍賠償範圍與舉證責任
在外送車禍求償時,賠償範圍可區分為財產損害和非財產損害兩大類。財產損害包括了醫療費用、復健支出、車輛維修費用以及受害人的薪資損失等,這些損失都需要提供相關單據或證明文件,作為舉證要件。
除了有形的財產損失之外,車禍受害人往往也會遭受精神層面的創傷與折磨。在法律上,這類非財產上的損害可以請求慰撫金作為補償。慰撫金的金額並沒有一定標準,而是依照個案情況而有所差異,通常介於數萬到數十萬元之間。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一方,原則上必須負擔舉證責任,也就是要證明自己確實受有損害,且須提出損害數額的證據。因此,建議車禍受害人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擬定周全的舉證策略與訴訟方向,才能確保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