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肇責怎麼釐清?車禍事故法律責任一次搞清楚!

雷皓明 律師

瞭解車禍肇責的釐清程序與判定標準,有助於當事人在面對事故糾紛時, 能夠充分掌握相關資訊,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本文將詳細介紹車禍事故責任的釐清流程,包括初判表的內容與申請方式,以及車禍鑑定的申請須知與肇責比例判定原則,讓您一次搞清楚車禍事故的法律責任問題。
1. 車禍初判表與肇責查詢
當發生車禍事故時,了解肇事責任的歸屬是十分重要的。警方會在事故現場進行初步調查,並製作一份車禍初判表,記錄事發經過及研判肇事原因。這份初步研判分析表可作為釐清責任的參考依據。
(1)初步研判分析表內容
車禍初判表中會詳細記載以下內容:
- 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 肇事車輛及當事人的基本資訊
- 事故現場的路況、天候等環境因素
- 車輛行駛方向、速度等行為因素
- 初步研判的肇事原因及違規事項
透過這份表格,可以勾勒出事故發生的大致情況,並推測可能的肇責歸屬。然而,初判表僅能確認有無肇事因素,無法明確劃分雙方的責任比例,還需進一步的鑑定及調查。
(2)車禍初判表申請方式
車禍當事人可在事故發生30日後,透過以下方式取得初判表:
- 攜帶身分證件、車禍事故編號,至承辦警局申請
- 透過警政服務App或網站進行線上肇責查詢
建議民眾先行申請初判表,了解警方初步研判的肇事原因,再決定是否委託專業律師進行後續的責任認定及求償事宜。車禍初判表雖不具法律效力,但對釐清肇責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 申請車禍鑑定釐清肇責
車禍發生後,若當事人對警方或保險公司的初步判定結果有所質疑,可以選擇申請車禍鑑定,由專業的鑑定委員會進一步釐清肇事原因及責任比例。透過車禍鑑定,可以更公正、客觀地判斷雙方的過失程度,進而影響後續的民事求償金額。
(2)申請時間、費用及流程
車禍當事人可於事故發生後6個月內提出車禍鑑定申請,並自費繳交新台幣3,000元的鑑定費用。鑑定委員會將於受理申請後的2個月內完成鑑定程序,並出具書面鑑定報告。
(3)車禍肇責比例判定
車禍鑑定報告中,鑑定委員會將根據事證及專業判斷,確認雙方是否均有過失,並判定肇事主因、次因或無肇事因素。這些因素的權重將直接影響雙方的肇責比例,進而影響後續的民事求償金額。當事人可依據鑑定結果,與對方協商賠償事宜或提起民事訴訟。
3. 車禍肇事常見問題
在台灣,車禍肇事者與車主非同一人的情況並不罕見。一般來說,除非車主明知對方無照駕駛卻仍出借車輛,否則車主通常不需負連帶賠償責任。換句話說,只要車主沒有故意或過失,就不必為肇事者的行為負責。
另一方面,若車禍雙方都有過失,損害賠償金額將按照雙方過失比例計算,這就是過失相抵原則。舉例來說,如果甲方的過失佔70%,乙方佔30%,那麼甲方最終只能獲得30%的賠償金。因此,建議車禍當事人先釐清自己的肇責比例,再決定是否提起民事訴訟。
此外,無照駕駛也是一個常見問題。肇事者若無照駕駛,除了須負擔全部的肇事責任外,還可能面臨刑事處罰。而車主如果明知對方無照卻仍出借車輛,也有可能被認定為共同肇事者,需負連帶賠償責任。所以車主平時務必謹慎管理自己的車輛,切勿隨意出借。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