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
佔用 國有地怎麼辦?律師解析違法風險與解決之道!
許瓊之 律師
許多 人在使用土地時,可能不小心佔用了國有地卻不自知。如果被發現,將會面臨民、刑事等法律責任!就由我們律師團隊帶大家看看佔用國有地的法律風險,提醒民眾在使用土地時一定要謹慎。若已經佔用國有地,應該了解違規情況和可能的處罰,尋求適當的補救措施,減少非必要損失。
1. 無意中佔用國有地的法律風險
民眾在使用土地時,若不慎越界或未確實查明地籍資料就擅自占用,很容易發生「非法佔用國家土地」的情況。這種案例雖屬無心之過,仍可能面臨違法使用公共空間的法律風險,需要特別留意。所謂的法律風險有哪些?讓我們就過往經驗告訴您!
(1)觸犯《刑法》的竊佔罪
根據《刑法》第320條規定:「意圖占有他人不動產者,構成竊佔罪,最高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佔領公有空間屬於非告訴乃論之罪,代表即使土地管理機關不提告,檢察官仍可主動偵辦,違者難逃法網。
2. 土地管理機關發現國有地被占用時的處理方式
從我們所經手的案例來看,當土地管理機關發現國有地被占用時,首先會評估土地是否仍有公用需求、釐清當事人占用的理由,以利有關單位決定後續該如何處理,具體作法涵蓋下列3種。
(1)勸導占用人自行騰空、遷讓
如果被占用的土地仍有公用需求,管理機關將優先勸導占用人自行騰空並遷讓。大多數案件能夠在這溝通、協調的階段解決,減少後續的行政成本,也避免司法資源浪費。
(2)透過公權力違規取締
如果占用人不願意騰空,國有土地管理機關就會通過公權力進行違規取締,包括拆除違法建築和沒收非法占用的物品等強制措施。
(3)採取訴訟程序追究法律責任
如果占用人不合作,且行政措施無效,管理機關會進一步通過訴訟追究法律責任。訴訟中,機關可要求法占用人返還土地,並追收使用補償金。對於嚴重或惡意占用案件,機關還可提起刑事訴訟,以保護國有財產權益。
我們也再次叮嚀各位,運用特定閒置土地前,務必確實確認地籍,看似無主的土地不一定是撿到寶。真的不幸遇到誤用的狀況時,請盡速諮詢像我們一樣的專業法律顧問,即時止損!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