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貨款收不回來怎麼辦?律師解析法律途徑與追款技巧

雷皓明 律師

面對應收帳款收不到,該如何透過法律途徑追討呢?本文特別邀請到律師,針對貨款催收、付款糾紛等常見問題,分享債權人可行的法律途徑與實務作法。無論是發存證信函、聲請調解,或提起民事訴訟,都有助於維護自身權益,避免呆帳損失。
1. 遇到債務糾紛,我可以怎麼做?
當面臨債務糾紛時,首先要確認是否有簽訂正式的合約或本票。這些文件可以作為日後催收工程款或貨款的重要證據。即使沒有正式的契約,透過 Line 對話紀錄、估價單或訂單等資料,也能夠證明雙方曾有交易的合意。
如果對方僅是口頭承諾還款,建議可以透過存證信函的方式正式催告,信函內容應包含還款期限等重點,以留下完整的催收紀錄。若對方在期限內仍未回應或履行還款義務,債權人可以考慮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
(1)對方拖欠工程款不付?先看有沒有合約或是本票!
在從事工程合作時,簽訂詳細的合約可以保障自身權益,合約內容應明確規範工程 款的給付方式與期限。此外,若能在合約簽訂時同步取得對方開立的本票,更能增加工程款催收的保障。一旦發生拖欠工程款的情況,手上有合約與本票作為證據,將能夠提高催收的成功機會。
2. 貨款收不回來怎麼辦?如何有效預防貨款被拖欠?
當遇到貨款被拖欠時,企業的資金週轉可能會受到影響。為了保障自身權益,債權人必須瞭解請求權時效的概念。一般來說,貨款的請求權時效為2年,定期給付如租金為5年,其他一般債權則為15年。若未在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請求,債權就會因消滅時效而無法再行主張。
為了避免喪失請求權,債權人應及時採取存證信函等方式中斷時效。此外,為預防貨款糾紛發生,在簽訂合約時就應審慎把關交易條件,必要時可諮詢律師協助審閱,以減少日後爭議。若已發生拖欠情形,債權人須視個案狀況,評估採取催收行動的時機與方式,避免因遲延而無法收回債權。
總之,預防勝於治療,企業在提供貨款時應做好風險管理,如訂定合理的信用額度、定期檢視客戶信用狀況等。一旦發生逾期情形,也要及時採取行動,透過協商、訴訟等方式,積極維護自身權益,才能確保企業的財務健全。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