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棄養 小孩後果嚴重!律師解析法律責任與可能後果

雷皓明 律師

棄養小孩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不僅對孩子造成身心創傷,更涉及許多法律責任。根據刑法規定,惡意遺棄無自救能力者,構成遺棄罪,最高可處5年有期徒刑。這 樣的非法行為不僅傷害了無辜的孩子,也違反了父母應盡的扶養義務。讓我們一起了解遺棄罪的構成要件,以及父母的法律責任,杜絕這種傷害兒童的事件一再發生。
快速跳轉目錄
1. 棄養小孩觸犯刑法的遺棄罪
在台灣,父母有責任保護和照顧未成年子女,確保他們的健康成長。然而,有些父母卻因各種原因而選擇遺棄自己的孩子,這不僅嚴重違反道德,更觸犯了刑法中的遺棄罪。
(1)遺棄罪的構成要件與刑責
根據刑法第294條規定,遺棄罪的構成要件包括:
- 對無自救力之人依法令或契約應扶助、養育或保護
- 遺棄,或不為其生存所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
如果因此致人於死,將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則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見,遺棄罪的刑事責任相當嚴重,父母切不可以輕忽大意。
(2)父母遺棄子女 的法律責任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親權,有義務保護和教養孩子。如果父母疏於照顧或惡意遺棄,不僅可能喪失親權,子女還可以告父母遺棄,追究其法律責任。然而,如果父母確實沒有能力撫養,也不應該隨意棄養,而是應該尋求社會資源的協助,讓孩子得到妥善安置。
2. 民法上對棄養子女的規範
除了觸犯刑法的遺棄罪外,棄養子女的父母也可能面臨民法上的責任。民法中的親屬編對親子關係有詳細規範,旨在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益。
(1)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及教養義務
根據民法第1084條第2項,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保護及教養的權利義務。這意味著父母有責任提供子女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以及必要的教育和醫療資源。父母不得惡意遺棄子女,否則子女可依民法向法院提告,要求父母履行義務或賠償損害。
(2)違反扶養義務的民事責任
民法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扶養義務,包括提供子女生活所需及成長教育等。若父母違反扶養義務,除了可能構成遺棄罪外,子女還可以請求民事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效為自知悉損害時起2年,自損害發生時起10年。
(3)尋求社會資源協助的重要性
面對撫養困難時,父母應先尋求社會福利資源的協助,而非輕易做出遺棄子女的決定。父母可以透過以下管道尋求協助:
- 向社會局申請緊急生活扶助、托育補助或兒少生活補助等
- 撥打兒童保護專線113尋求建議與資源
- 聯繫家扶基金會等兒童保護團體,了解可申請補助的方案
政府與民間團體提供許多保護兒童的資源,父母應積極主動尋求協助,避免孩子成為棄兒,影響其身心發展。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