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工安意外受傷賠償金怎麼算?律師解答勞工該如何求償

雷皓明 律師

當勞工在職場發生工安意外受傷時,除了職災預防之外,受傷賠償金的計算方式也是一大關鍵。根據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可向雇主申請各項補償,包括醫療 費用、工資損失等。然而,申請過程中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才能確保獲得合理的賠償。本文將由律師解答工安意外受傷賠償金的計算方式,並提供勞工求償時的重點步驟。
1. 雇主依勞基法應負擔的補償義務
根據勞動基準法,當勞工因職業災害而受傷、失能或死亡時,雇主有義務提供相應的補償。這些補償包括醫療費用、工資損失、失能賠償金以及死亡補償等。
(2)工資補償:按原領工資補償
在勞工接受醫療期間,雇主應按照勞工原本的工資標準提供補償,維持其生活所需。這項措施保障了勞工在療傷期間的經濟安全,避免其收入中斷。
(3)失能補償:按失能程度給與平均工資補償
若勞工經治療後仍遺留永久性失能,雇主應依照失能等級,給予相當於平均工資一定倍數的失能賠償金。這項補償協助失能勞工面對未來生活的挑戰,並提供其職業再訓練的機會。
(4)死亡補償:給付喪葬費及遺屬平均工資
若勞工不幸因職災死亡,雇主應支付一次性喪葬費,並按照勞工平均工資的一定倍數,給予其遺屬一次性的遺屬津貼。這項補償措施幫助勞工家屬度過困難時期,並為其未來生活提供保障。
2. 勞工求償的 4 個重點步驟
當勞工遭遇工安意外受傷時,應及時採取適當的措施,以保障自身權益。以下是勞工求償的 4 個重點步驟:
(1)掛號時表明職災勞工身分並索取單據
就醫或住院時,勞工應向醫院表明自己是職業病勞保職災身分,並在看診後索取收據。若緊急送醫,可在 10 天內補職災醫療書單。這些單據對日後申請職災補償至關重要。
(2)通知親友、公司並保全證據
發生意外時,勞工應立即通知同事、親屬及公司。嚴重職災事件雇主須向主管機關通報。同時,要注意保全意外現場證據,以釐清責任。
(3)請公傷病假休養,避免收入斷炊
受傷勞工可請公傷病假休養,期間仍應領原薪。這不僅保障了勞工的收入,也為身體復健提供了必要的時間。公司不得因勞工請公傷病假而予以解僱或不利對待。
(4)向公司及勞保局申請補償,有爭議可請勞工局協調
勞工可向公司及勞保局申請職災相關補償,包括醫療補償、工資補償、失能補償及傷殘津貼等。若在申請過程中發生爭議,可請求當地勞工局協助調解,以維護自身權益。
3. 工安意外受傷賠償金額的計算方式
工安意外導致的求償費用通常涵蓋多個面向,包括職災醫療門診費用、就醫交通費、醫療器材費、照護費等直接支出,以及因受傷而造成的薪資損失和工作能力損失等間接損失。此外,精神撫慰金也是常見的求償項目。若不幸發生死亡案件,遺屬還可進一步求償扶養費及喪葬費。
對於同時符合職災標準的工安意外,勞工除了向雇主求償外,也可以申請勞保給付,用以抵充雇主的補償責任。若能證明雇主存在過失或違反相關法令,進而導致工安意外的發生,勞工還可依 據民法損害賠償的規定,向雇主提出額外的賠償請求。
工安意外受傷賠償的實際金額,需要依據個案的受傷程度、雙方過失比例等因素來計算。建議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有效釐清責任歸屬,並根據相關法規及判例提出合理的求償金額,以保障勞工的權益。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