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毀損罪是刑事還是民事?律師解析法律責任與賠償方式!

雷皓明 律師

當財物遭到破壞時,受害人常常感到憤怒和無助。毀 損罪不僅涉及刑法的刑事責任,也牽涉到民法的賠償責任。究竟毀損罪屬於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毀損罪的法律定義及其法律後果。
(1)毀損罪在刑法中的定義
根據刑法規定,毀損罪可分為幾種類型:
- 毀損文書罪:毀棄、損壞或隱匿關於權利義務的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
- 毀壞建築物罪:毀壞他人的建築物、礦坑 、船艦等,足以危害公共安全者。
- 毀損器物罪:毀棄、損壞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致生損害於他人者。
(2)毀損罪的客觀要件與主觀要件
構成毀損罪必須同時符合客觀與主觀要件。客觀要件包括:
- 毀棄:使物品完全喪失原有功能。
- 損壞:降低物品的可用性或價值。
- 致令不堪用:雖然外觀無損,但功能已受到損害。
主觀要件則是行為人必須具有故意毀損的意圖。如果僅是因疏忽大意而造成的過失毀損,雖然不構成犯罪,但仍需負擔民事訴訟的損害賠償責任。
2. 毀損罪是刑事還是民事
毀損罪屬於刑事告訴乃論的案件。這意味著,除了毀壞建築物等少數情況,大多數毀損案件都需要受害人主動提出告訴,檢察官才會介入調查。相較之下,非告訴乃論罪不需要受害人告訴,檢察官可以直接起訴。
對於告訴乃論的毀損罪,受害人必須在知道受害事實後的6個月內提出告訴,這就是所謂的追訴期。如果錯過了追訴期限,受害人就喪失了告訴的權利。此外,告訴乃論案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受害人可以在判決確定前的任何時候撤回告訴,一旦撤回,檢察官就必須撤銷起訴或不起訴。
考慮到告訴乃論案件的這些特性,毀損案件通常會先尋求民事和解,透過賠償達成協議,避免進入刑事程序。只有在和解無法達成時,受害人才會選擇刑事起訴。不過,即使提告 ,受害人也隨時可以撤回告訴,尋求和解。總的來說,大部分的毀損案件還是會在民事賠償階段達成和解,刑事處罰反而是少數。
3. 毀損罪的追訴期與告訴乃論
在探討毀損罪的法律責任時,了解其追訴期限與告訴乃論的性質至關重要。毀損他人財物,不僅可能構成刑事犯罪,還可能面臨民事損害賠償的問題。因此,掌握毀損罪的追訴期與告訴乃論,對於維護自身權益與尋求法律救濟至關重要。
(1)毀損罪的追訴期限
毀損罪屬於告訴乃論罪,意味著被害人必須在知道自己的財產遭到侵害後的6個月內提出告訴,才能啟動刑事追訴程序。若超過此期限,被害人將喪失告訴權,加害人可能逃脫刑事處罰。然而,如果被害人一直無法找到加害人,或者長期不知情自己的財物遭到毀損,則追訴期可延長至犯罪行為終了起的10年。
(2)告訴乃論罪與非告訴乃論罪的區別
與非告訴乃論罪不同,告訴乃論罪的追訴必須由被害人主動提出告訴。這意味著,即使加害人的犯罪事實明確,若被害人選擇不告訴,或在判決前撤回告訴,加害人就可能免於刑事處罰。相較之下,非告訴乃論罪則不論被害人意願為何,只要犯罪事實明確,就應予以偵辦起訴。了解這兩種罪名的區別,有助於被害人權衡是否提告,以及如何尋求損害賠償與回復原狀。
4. 毀損罪的賠償方式與和解金計算
在毀損罪的賠償方面,通常會依民法第213條的規定,由加害人負擔回復原狀所需的費用,例如請人修復、重新噴漆的工資及材料費等。但實際的和解金額還是要看個案的毀損程度而定,需由雙方當事人協商決定。
法官在判斷是否構成毀損罪時,除了考慮毀損的嚴重程度,也會評估損壞後的物品是否還能正常使用。舉例來說,被噴漆的鐵門若功能沒受到太大影響,可能就不會被認定為器物損壞。
至於一般的車禍或停車場事故,通常只會衍生民事求償問題,不太可能構成刑法上的毀損罪。但如果有人惡意進行大量網購棄單,對賣家造成損失,賣家若能舉證,這種行為就有可能觸犯間接毀損罪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