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刑事判決確定後,如何進行民事求償?律師解析流程與要點

雷皓明 律師

當刑事訴訟結束,被告被判有罪時,許多被害人仍需要透過民事訴訟來獲得損害賠償。雖然刑事責任已經確立,但民事責任的追討則需要另外提起訴訟。然而,為了節省司法資源,法律設計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讓被害人可以在刑事程序中對被告提出民事求償請求。本文將由專業律師帶您了解刑事判決確定後進行民事求償的流程與要點,包括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時機、方式,以及獨立提起民事訴訟的考量因素,幫助您在刑事訴訟終結後,選擇最適合自身案件的民事求償途徑,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1.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提起民事求償的捷徑
在面對犯罪行為時,受害人除了尋求司法判決給予加害人應有的懲罰外,往往也希望能獲得相應的法律救濟與賠償。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就是一個能夠同時實現這兩個目標的便捷途徑。
(2)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優點:免繳裁判費
選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一大優勢是免繳裁判費。這意味著受害人在尋求 法律救濟 的過程中,可以節省一筆可觀的訴訟費用。此外,法院會先行審理刑事部分,再進行民事部分的審理,如果民事部分需要較長時間,法院也可能裁定將其移送民事庭單獨審理。
(3)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限制與注意事項
儘管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諸多優點,但提起時仍需注意一些限制和潛在問題:
- 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以刑事程序的存在為前提,若刑事 司法判決 為無罪、免訴或不受理,附帶民事訴訟也會隨之遭到駁回。
-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 務必留意民事請求權的時效問題,以免喪失主張權利的機會。
2. 刑事判決確定民事求償:獨立提起民事訴訟的考量因素
當刑事判決確定後,受害人除了可以透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尋求賠償外,也可以選擇獨立提起民事訴訟。然而,在決定是否提起民事訴訟時,有幾個重要因素需要考慮。
(1)民事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效的計算
根據民法規定,民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法律時效為2年,從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算。這意味著,如果刑事訴訟進行的時間較長,等到判決確定時,民事請求權可能已經超過時效而無法提起。因此,受害人需要留意民事責任的時效問題,以免錯失求償的機會。
(2)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認定事實的差異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在認定事實上可能有所不同。民事法院對於刑事移送的案件,並不完全受刑事判決認定事實的約束。民事法院仍可依職權調查證據,作出與刑事判決不同的事實認定與判決結果。這意味著,即使在刑事訴訟中被告被判有罪,在民事訴訟中,法院仍可能認為被告不需要承擔全部或部分的賠償責任。
3. 律師建議:依個案需求選擇適當的民事求償途徑
在面臨犯罪被害時,受害人常會想尋求損害賠償,以獲 得應有的法律救濟。然而,究竟是採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還是獨立提起民事訴訟,需要考量許多因素。律師建議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如訴訟標的金額、民事請求權時效的進行程度、刑事訴訟的進展速度等,來決定最適合的求償方式。
假如刑事程序可能耗時過長,導致民事求償的時效完成,律師會建議儘早提起獨立的民事訴訟,以保障受害人的權益。但如果被告的犯罪事證明確,刑事程序進展迅速,且涉及龐大的賠償金額,則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可以節省裁判費用,對受害人較為有利。
總之,不同案件有不同的情況,受害人應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評估案件特點,提供量身打造的法律意見。透過律師的專業分析與建議,受害人可以選擇最適當的民事求償途徑,更有效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獲得應有的損害賠償與法律救濟。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