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棄養父母定義是什麼?律師:別讓孝道成為法律問題!

雷皓明 律師

在現代社會中,尊老敬老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然而 ,有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子女可能會面臨到棄養父母的指控。這不僅是道德問題,更可能衍生出法律糾紛。律師提醒,棄養父母的定義其實很嚴格,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構成。
(2)子女何時有扶養父母的義務
根據民法第1114條,直系血親卑親屬(如子女)對直系血親尊親屬(如父母)有扶養義務。當父母年邁或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就必須履行扶養義務,提供生活所需、醫療照顧等。若對生活無法自理的父母置之不理、不予照顧或不提供扶養費,可能構成遺棄罪。
但是,如果父母從未盡到養育的義務,或者長年虐待、施暴,子女可以聲請法院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此外,子女的經濟能力也會影響扶養義務的程度,如果子女收入微薄,法院可能酌情減輕其扶養義務。
(3)將父母送到安養機構算是遺棄嗎?
子女把父母送去安養、醫療機構,已經算是盡到扶養照顧的義務,探視的頻率只是道德倫理問題,並不違法。但如果是無扶養義務的人將父母送到安養機構,子女又不聞不問、不付費用,長期欠費可能導致安養院終止照顧,父母的生命就會陷入危險,此時子女才可能觸犯遺棄罪。
2. 不給父母扶養費會觸犯遺棄罪嗎?
在討論子女是否會因為沒有給付父母扶養費而觸犯遺棄罪時,我們需要先了解扶養費糾紛與遺棄罪之間的區別。單純沒有給父母扶養費,如果不致於讓父母陷入生存危機,就不會構成遺棄罪,頂多是民事的扶養費給付問題,父母可以對子女提起給付扶養費之訴。然而,如果子女明知父母年邁多病、生活無法自理,卻不僅不給扶養費,還不聞不問、不予照顧,讓無自救能力的父母面臨生存危機,才可能觸犯遺棄罪。因此,是否構成遺棄罪的關鍵,在於父母是否因此陷入生存危機。
(1)子女經濟能力不足可否減輕扶養義務
在某些情況下,子女可能因經濟能力有限,無力負擔全部扶養義務。針對這種情況,子女可以向法院聲請減輕扶養義務。子女可以提出以下證據,證明扶養確有困難:
- 戶口名簿,證明需要扶養的家庭成員數量
- 薪資所得證明,證明實際收入情況
- 其他支出證明,如房租、醫療費用等
法院在審酌相關證據後,可以酌予減少子女應負擔的扶養額度。另外,如果是父母從小就疏於照顧、甚至虐待子女,導致子女長大後與父母關係疏離,子女可以向法院請求免除對這種未盡扶養義務父母的扶養義務。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