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留職停薪條件有哪些?律師解析適用情境與法律規範!

雷皓明 律師

當勞工面臨生涯規劃或人生重大事件時,留職停薪提供了暫時中止工作的選擇。透過留職停薪,勞工在雇主同意下可以暫時免除工作義務,同時雇主也停止支付薪資。這項措施在特定情況下,能夠兼顧勞工權益與雇主需求,維繫勞雇關係的穩定性。目前台灣勞動法規明確規範幾種適用留職停薪的情境,包括育嬰、傷病復原以及服兵役等。除此之外,勞雇雙方也可以在合理範圍內約定其他留職停薪的條件。
1. 留職停薪的定義與勞雇雙方權益
留職停薪是指勞工在符合特定條件下,暫時停止工作並保留其職位的一種勞動契約調整方式。這種安排讓勞工能夠兼顧工作與其他重要事務,同時也保障了他們的勞工福利與權益。
(1)何謂留職停薪?
留職停薪是指勞雇雙方同意暫停勞動契約中的主要給付義務,但並不解除契約關係。在留職停薪期間,勞工暫停提供勞務,雇主也暫停支付工資。這種安排通常需要勞雇雙方的合意,但法律也規定了一些強制性的留職停薪情況,如育嬰留職停薪和服兵役期間的留職停 薪等。
(2)留職停薪對勞工的權益影響
留職停薪期間,勞工的年資計算通常會中斷,這可能影響到特別休假和資遣費的計算。然而,部分法令對此有特別規定,要求在留職停薪期間保留勞工的部分權益。例如,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勞工的年資仍然持續計算,不影響其原有的勞工福利。
(3)雇主在員工留職停薪期間的義務
雇主在員工申請法定留職停薪時,如育嬰或服兵役,不得拒絕員工的請求。對於其他非法定原因的留職停薪申請,雇主則有准駁的權利。在留職停薪期間,雇主應遵守相關法規,維護員工的在職權益,並在留職停薪結束後,依照勞動契約的約定恢復員工的職務。
2. 符合法定留職停薪條件的情境
在台灣,勞工在特定情況下有權申請留職停薪,保障自身權益。以下是幾種符合法定留職停薪條件的情境:
(1)育嬰留職停薪的申請資格與期限
勞工在任職滿6個月後,若有撫育未滿3歲子女的需求,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每一子女,父母雙方合計最長可申請2年的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如果是雙胞胎或多胞胎,則以最小子女滿2歲為申請期限。
(2)因傷病申請留職停薪的規定
員工因傷病需要長期休養 ,可以申請傷病留職停薪。一般情況下,傷病留職停薪的期限為1年。但如果是因公受傷或罹患職業病,雇主應該同意員工留職停薪,直到相關單位認定其傷病狀況為止。
(3)服兵役期間的留職停薪權益保障
當勞工需要服兵役時,也可以申請留職停薪。在服兵役留職停薪期間,學生可以保留學籍,職工則可以保留原有的工作年資。服兵役結束後,員工有權利回到原單位繼續工作。
以上三種留職停薪的情境,都屬於法律規定的事由。只要勞工符合相關條件,雇主不得拒絕其留職停薪的申請。勞工應瞭解自身的權益,必要時可尋求法律協助,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利。
3. 留職停薪期間的勞健保與薪資計算
當勞工因育嬰、傷病或服役等原因申請留職停薪時,雇主仍有義務為其加保勞保,而健保則由政府補助雇主負擔的部分。在留職停薪期間,勞工的退休金將暫停提繳,但留職停薪結束後,雇主應補提這段期間的退休金,以保障勞工的權益。留職停薪勞保及留職停薪健保的持續加保,可確保勞工在留職停薪期間仍享有基本的保障。
留職停薪期間,勞工不會領取薪資,因此這段時間不計入平均工資的計算。然而,在育嬰留職停薪的情況下,勞工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金額為平均投保薪資的60%,每胎最長可領取6個月。這項津貼可以減輕勞工在留職停薪期間的經濟壓力,同時也鼓勵勞工善用育嬰假來照顧幼兒。
雖然留職停薪薪水暫停發放,但勞工的工作權和復職權仍受到法律的保障。留職停薪結束後,勞工有權回到原職位或相當職位,並享有與留職停薪前相同的薪資待遇及工作條件。雇主不得因勞工申請留職停薪而予以解僱、調職或其他不利的處分,否則可能面臨法律責任。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