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醫療糾紛處理全攻略:律師教你蒐證和提告必備知識!
陳瑀 律師
醫療糾紛的定義是什麼?醫生有哪些法律責任?遇到醫療糾紛要怎麼申訴?醫療疏失的提告跟追訴期限是多久?在台灣,醫療糾紛案例日益增多,本文將由專業律師為您解釋醫療疏失鑑定,並告訴您在處理醫療糾紛時的注意事項。
1. 醫療糾紛定義是什麼?醫生疏失是否要承擔責任?
依衛生福利部醫藥司的統計數據顯示,於2019年至2021年間,台灣的醫事鑑定案件年均約有330件,而全國的醫療糾紛調解案件年均約達608件。
醫療糾紛的成因多元,可分為假性與真性兩類。假性糾紛常見於溝通障礙、醫師態度問題、或醫病雙方認知差異等情況。真性醫療糾紛則涉及診療錯誤、診斷延誤、手術失誤、轉診不當、投藥錯誤等醫療操作問題。
(1)醫療糾紛的定義
醫療糾紛可分為廣 義的醫療糾紛以及狹義的醫療糾紛:
廣義的醫療糾紛
指醫療消費者與醫療提供者之間的一切爭執,泛指醫病間一切爭執。包含了醫療費用之爭議、醫療態度爭議及醫療傷害爭議等。
狹義的醫療糾紛
指醫病之間因為醫療傷害所生責任歸屬之爭執。
(2)醫療疏失會有哪些法律責任?
實際上,醫師若有醫療疏失行為,在醫療糾紛中便可能會涉及法律責任,而兩個主要方面即: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醫療疏失的刑事責任
在刑事責任方面,醫生可能因醫療疏失導致病患不同程度的損害,面臨「過失傷害罪」、「過失致重傷罪」或「過失致死罪」的指控。
根據刑法第284條的規定,若醫生的行為構成過失傷害,可能被判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不超過10萬元的罰金。若病患因此受到重傷,則可能觸犯過失傷害致重傷罪,刑罰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不超過30萬元的罰金。
在病患因醫療行為疏失而死亡的情況下,根據刑法第276條的規定,醫生可能會被認定涉犯過失致死罪,將面臨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不超過50萬元的罰金。
醫療疏失的民事責任
在民事方面,醫生與病患之間進行醫療行為所涉及的法律關係包括「契約關係」和「侵權行為」。當醫生在執行醫療行為時存在疏失,導致病人身心受損,民眾可以根據民法對醫生或醫院請求民事賠償,請求之方式及類型如下:
- 依據與醫院的醫療契約請求履行。
- 依據民法第184條要求醫生支付因侵權行為導致的損害賠償。
- 依據民法第188條或第224條要求醫院承擔連帶責任。
- 依據民法第193條和第195條要求賠償精神上的損失。
目前,許多醫療糾紛案件以「刑事」或「刑事附帶民事」的形式進行訴訟。這主要是因為傳統上認為檢察官可以負責蒐集證據,減輕病患方的舉證負擔,且附帶民事賠償案件還可節省第一審的裁判費用。
然而實際上醫師因疏失而被判刑的情況相對罕見。 現行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的案件約僅有10%-15%,而其中民事的部分,僅有15%是病方勝訴,刑事部分僅有10%會起訴醫師,縱使起訴了,一審判醫師有罪的比例只有25%,實際上絕大部分的案件,都在進入訴訟前和解、調解完畢(數據引自醫療紛爭處理資源手冊)。
2.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2024年1月1日,「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正式施行,根據這項新法規定,未來所有的民事或刑事的醫療爭議案件,都應優先進行醫療爭議調解,而為促進更有效的醫療糾紛處理,「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制定了一系列調解程序。這些程序旨在提供一個更透明、更公正的解決機制,避免過去因缺乏溝通和過度依賴刑事責任逼迫醫師的問題。
以下是醫療糾紛的調解新制的重點概述:
-
設立醫療爭議調解會
各地方政府應成立醫療爭議調解會,以協調和解決醫療爭議。 -
訴訟前先進行調解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403條第1款第7項及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第15條規定,提起民事訴訟之前,醫療糾紛案件應先經過法院調解,如未依規定申請調解就直接起訴,第一審法院會直接將案件移付管轄之調解會先行調解,調解期間,訴訟程序停止進行。 此外,檢察官偵查或法院審理之醫療爭議刑事案件,也應移付管轄之調解會先行調解。調解期間停止偵查、審判。若調解達成,調解書經法院核定後具有與確定判決相同的效力。若調解不成立,依據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第15條第三項規定,當事人可以自行起訴,或是於調解不成立證明書送達之隔日起六個月內未起訴,亦視為自申請調解時,已經起訴。 -
專業的調解委員及醫療爭議評析
依據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21條第二項規定,調解會調解時,得邀請醫學、法律、心理、社會工作或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列席陳述意見,或就醫療爭議之爭點向第四條第一項之財團法人申請醫療爭議評析。根據醫療爭議評析作業辦法第7條規定,醫療爭議評析,以書面審查為之,最終於審查完畢後,提出醫療爭議評析意見書。 -
保密和隱私保護
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調解過程將保密。調解委員和工作人員不能洩露在職務執行中獲得的秘密。此外,當事人的陳述、讓步或調解結果不得在其他案件中援引或洩露,除非有當事人同意。 -
強化當事人參與義務
被通知的當事人應親自或透過代理人參加調解,並可推薦1至3人列席協助。醫療機構必須派出具有決策權的代表參與,且不得妨礙調解過程。 -
允許調取病歷資料
為了調解的需要,地方政府可以要求醫療機構提供必要的病歷、診療紀錄或其他相關文件。 -
專業人員參與
為了提升調解的專業水準,調解會應由具有醫學、法律或其他具專業 知識及信望素孚之公正人士九人至四十五人組成之;調解會調解時,得邀請醫學、法律、心理、社會工作或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列席陳述意見;且就醫療爭議之爭點,亦可申請「醫療爭議評析」,透過第三方專業醫療單位獲得醫學領域專業知識或諮商意見。 -
調解結果的法律效力
一旦調解獲法院核定,當事人對於同一事件不得再次起訴或在刑事訴訟中提起民事訴訟。如果在偵查階段或一審法院辯論結束前達成調解,並記錄在調解書上,則視為告訴或自訴撤回。
這套程序的設計旨在強化醫療爭議的溝通與處理,提供一個更公正、透明且專業的解決機制,並減少無謂的訴訟與對抗。這樣的制度改革有助於提高醫療質量,並保護患者的權益。
(1)醫療糾紛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在醫療糾紛發生時,不論最終是否訴諸法律程序,收集兩種證據類型是非常重要的:「人證」和「物證」。這些資料可包括:
人證
例如醫院的護士、醫生、社工、看護或同病房的病患等親眼目睹事件的人。家屬可在診間進行錄音、錄影或拍照作為證據,但需注意不侵犯隱私權和遵守法律規範。
物證
- 文字資料:如全本病歷(其中即應包含護理紀錄、手術紀錄、各項檢查報告等)等。
- 健保醫療紀錄:涵蓋住院、門診或急診的詳細資訊,如時間、醫療項目和費用等。
- 醫療相關物品:X光片、MRI或CT影像、藥袋、點滴袋、病患衣物等。
在刑事訴訟中,雖然由檢察官主要負責蒐證,但病患或家屬仍可提供相關證據協助調查。在民事訴訟中,證據需能夠證明病患受到損害、醫師存在醫療疏失,且病患的傷害與醫師的疏失行為有直接關聯。
(2)什麼是「醫療糾紛鑑定」?
當醫療糾紛案件進入司法階段,法院通常會指派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進行醫療疏失的鑑定。這項鑑定工作由包含醫學學者、專家和醫師的專門小組負責,以明確案件的具體情況。
法官會根據醫審會提供的鑑定報告來做出判決,判斷涉案醫師在診斷、治療、手術或用藥過程中是否有疏失,以及他們是否需承擔相應的責任。
若民眾對醫療鑑定報告有所質疑,可以提出新的證據或相關問題,要求醫審會重新進行鑑定,或是將資料提交給其他專業的醫學中心以進行獨立鑑定。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避免將資料提交給與案件中醫師相關的任職或受訓關聯的單位,以維持鑑定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而即便進行了鑑定,法官在作出最終判決時也可能不完全依照鑑定結果,而是結合自己的經驗法則和自由心證來進行裁決。
(3)醫療糾紛有什麼申訴管道?
當面臨醫療糾紛,包括一般醫療或醫美糾紛,民眾可以向衛生福利部提出申訴。衛福部會根據案件的性質進行分類和處理。
目前,醫療糾紛的處理主要有三種途徑:院內申訴、醫糾調處服務及法律訴訟。 另依據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第六條規定,超過百床的醫療機構應組成醫療事故關懷小組,並應於醫療事故發生之翌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向病人、家屬或其代理人說明、溝通,並提供協助及關懷服務。
除此之外,民眾也可以透過以下管道尋 求幫助:
- 醫師公會
- 當地衛生局(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
- 消費者權益保護團體
- 各地的鄉鎮市區公所
(4)醫療糾紛的追訴期和提告期限是多久?
刑法部分
根據醫療行為導致的損害程度,醫師可能面臨不同的刑事罪責。例如,若涉及「過失傷害罪」,其追訴期限為5年;如為「過失傷害致重傷害罪」,則追訴期為10年;而「過失致死罪」的追訴期最長可達20年。
需要注意的是,前兩種罪名屬於必須由被害人主動提告的罪行,提告期限為事件發生後的6個月內。有時醫院會想辦法拖過這段告訴期間以規避責任,所以民眾必須注意醫療糾紛的時效性,及時提出告訴。
對於「過失致死罪」而言,由於其屬於非告訴乃論之罪,通常若當事醫師有深切悔意,檢察官會傾向於促成和解,並可能在和解後建議緩刑。
民法部分
醫師和病患間的醫療行為可分為「契約關係」和「侵權行為」。根據醫療契約,相關的請求權之消滅時效為15年;而侵權行為的請求權則限於醫療行為發生後的10年內,或病患自發現損害後的2年內提出。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民眾採用「刑事附帶民事」的提告方式,由於司法程序可能耗時超過2年,可能導致民事請求權罹於時效。因此,如果刑事案件在2年內未定讞,民眾應在2年期限結束前提起民事訴訟,以保障其求償權利。
3. 醫療糾紛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1)什麼是「藥害」?該如何申請藥害救濟?
所謂的藥害,是指在醫師根據醫藥專業人員的指示或藥物的標示下合法使用藥物後,病患卻因藥物產生不良反應而造成死亡、障礙或嚴重疾病的情況。
當民眾遭遇藥害時,可在得知藥害發生後的3年內,填寫申請表並附上相關的病歷紀錄、診斷證明書和醫療費用收據等資料,向衛生署藥害救濟基金會提出救濟申請。救濟的形式包括死亡補償、障礙補償和嚴重疾病補償等,補償金額上限為新台幣300萬元。
需特別注意的是,目前藥害救濟僅適用於「西藥製劑」,不包括試驗性藥物、中藥等,也不適用於疫苗接種所引發的不良反應。若因疫苗接種出現問題,則應向疾病管制署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提出申請。
(2)如果涉案醫師已不在職怎麼辦?
當面臨醫療糾紛,且涉事醫師已離職時,病患仍有權利尋求補償。在這種情況下,醫療院所仍需承擔由其醫事人員所造成的醫療傷害責任。因此,建議病患首先向就診醫院取得全本病歷以保存證據,並尋求第二專業意見。若醫院不理會申訴,或以醫師離職為由拒絕負責,病患可向衛生局申訴並請求協助調解。
若調解未果,病患可考慮對涉事醫師提起民事或刑事訴訟。此時,即使不知醫師的現址或戶籍地,病患仍可向法院提告。在訴訟過程中,檢察官或法官將透過相關機關查找醫師資料,並不會因此拒絕受理案件。
若病患認為醫院應對醫療疏失負責,可選擇將醫院作為訴訟對象,根據《醫療法》第82條第4項,醫療機構若因醫療業務造成病患損害,則須承擔賠償責任,這樣做可 避免因找不到原醫師而影響病患權益。
(3)醫療疏失通常要賠多少錢?
當民眾尋求對醫師或醫院的醫療疏失進行賠償時,前階段建議先理性與醫師與醫院進行溝通,包括:
- 先要求提出醫療過程的詳細說明
- 與醫院共同釐清病患後續醫療照護的責任及費用歸屬
- 具體臚列醫療疏失的賠償金額
賠償金額部分,一般而言,民事賠償分為「財產損害賠償」(即實際支出的費用)和「精神賠償」兩部分。賠償的計算標準包括:
-
對生命的侵害
涵蓋喪葬費、醫藥費、撫養費等。 -
對身體或健康的侵害
包括增加的生活支出(如醫藥、復健、護理、早療、義肢輔具、輪椅、交通等)、勞動能力的喪失或減少(如薪資損失、預期收入損失等)。 -
精神撫慰金
由於其主觀性質,並無特定計算標準。
然而,需注意醫療本身即具有風險。若醫師已適當進行術前評估、告知並解釋可能的併發症與風險,則可能不構成過失。在這種情況下,醫療機構或醫生可能不需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
4. 要怎麼找醫療糾紛的案例資料?
如果想了解過去有沒有跟自己類似的醫療糾紛案例、參考過往醫療疏失案例的答辯、判決結果及法官的判決依據等資訊的民眾,可以至司法院官方網站的判決書查詢系統中,輸入「醫療過失」、「醫療損害賠償」等關鍵詞搜尋相關判例。
以上是關於醫療糾紛的相關資訊。如果您對本文有興趣,歡迎分享!如有其他疑問,也可點擊下方或旁邊的按鈕,進行免費的法律諮詢。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