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

2024-07-26

精神賠償金額怎麼計算?揭秘法官決定賠償金的三大要點!

鍾欣紘 律師

鍾欣紘 律師

專業律師
如何計算精神賠償?

精神賠償的定義是什麼?有哪些事情可以要求精神賠償?有精神賠償金額公式嗎?行情大概是多少呢?就讓專業律師來分享法官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判賠精神慰撫金的真實案例,幫助您更了解法律中的精神賠償!

1. 是精神撫慰金還是精神慰撫金?律師帶你理解精神賠償!

遇到爭議時就提告要求精神賠償?對方稍有不悅就想提出精神賠償?面臨法律問題時,是否總想著提告要求精神賠償?修但幾勒,這種隨口喊出的「精神賠償」真的適用於所有情況嗎?停止這種讓律師感到困惑且無奈的輕率言論!

(1)精神賠償法律定義

精神賠償在法律上被定義為「非財產上的損害」,在法律用語中通常被稱為「精神慰撫金」(儘管對律師來說,大眾說成精神撫慰金也是可以理解的)。 法院之所以規範精神賠償,是基於某些行為,雖然不一定導致被害人有實際上的財產損失,卻可能對受害人造成精神上的傷害和苦痛,因此制定了精神損害賠償的機制。

根據民法195條精神賠償的規範如下:

  • 不法侵害到他人的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到「其他人格法益」 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然沒有財產上的損害,但也可以請求行為人賠償相當金額。如果是名譽被侵害的被害人,能以「回復名譽」名義請求法官做出適當處分。
  • 前項請求權,不能讓與或繼承給他人。但如果金額賠償的請求權已經依照契約承諾好,或已經起訴行為人,就不在這個規範限制內。
  • 前2項規定也適用於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等「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的人身上。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有個疑問,法條內容看似規定了許多保護範疇,但實際上這些規範可以應用於哪些具體情況?這些保護範疇包括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和貞操。此外,「其他人格法益」和「身分法益」又分別是什麼意思呢?

讓律師舉些例子進一步跟大家說明吧!

(2)常見可要求精神損失賠償的案例

1. 車輛事故糾紛與親屬死亡的精神賠償

車禍是一種普遍且常見的事件,它不僅會對受害者的財產造成損害(例如汽機車、安全帽、手機等物品的毀損),還可能對其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受害者有權向肇事方索賠物品修復和醫療費用,同時也可以要求精神賠償。

若車禍導致被害當事人不幸喪生,根據民法第194條的規定,被害當事人的家庭成員(父母、子女和配偶),均有權請求精神賠償。

進一步地,根據「法院依民法第194條酌定非財產上損害賠償金額之分析報告」統計指出,平均精神賠償金額約為88.5萬元。這一數字可作為估算其他車禍案件中慰撫金額的基準,供大家參考。

2. 妨害名譽的精神賠償

另一個同樣常見的情況是涉及造謠、辱罵或言語攻擊等行為,這些行為可能會構成公然侮辱或誹謗罪。雖然乍看之下妨害名譽這2條罪通常被認為是刑法範疇內,但如果罪刑成立,行為人不僅需要承擔刑事罰責,也可能涉及民事的侵權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受害者可以於刑事訴訟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行為人提出精神賠償的要求。

3. 侵害其他人格法益:居住的安寧與墓地遷移事宜的精神賠償

當鄰居持續製造噪音,影響到您的睡眠、日常生活甚至情緒,達到不得安寧的程度時,您可以採取法律行動,進行蒐證並向對方提出訴訟。在這種情況下,您可能有機會獲得精神賠償。但要注意噪音的程度有沒有符合法院判賠精神慰撫金標準:

根據士林地院103年訴字953號判決,噪音必須超出環保局規定的管制標準,且達到一般人難以忍受的程度,才符合判賠的標準。這意味著並非單方面覺得所有的噪音干擾都能構成提告的理由。

此外,遷葬問題也受到精神賠償的保障內。如果您的家人遺體遭到不當對待,情節重大,您可以請求精神賠償。

例如,根據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4年上國易字第2號判決,殯葬業者在未經家屬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遺體遷移或火化遺體,被害家屬因此提出精神賠償都成立。

4. 侵害身分法益的精神賠償

當涉及身分權侵害的訴訟中,最常見且成功獲得精神賠償的案例通常是「侵害配偶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判決確立,不僅第三者(俗稱小三或小王)需承擔賠償責任,連同出軌配偶也必須分擔精神賠償金額。這可說是正宮打擊婚外情的不二選擇。

從律師個人接觸到的案例可以統計出,大多數成立侵害配偶權案件的精神賠償金額大致在20萬至40萬新台幣之間,可供大家參考。

5.結束婚姻、取消婚約的精神賠償

如果一方在訂婚後希望解除婚約,無過失的那方可以根據民法第977條進行賠償請求。 當訂婚雙方之一無正當理由毀約時,被害人可依民法第979條進行賠償請求。 因各種原因婚姻被判定為無效或被撤銷,受害者可根據民法第999條進行賠償請求。 夫妻在離婚判決中,如果一方無過失且受到權益損害,可以依據民法第1056條進行賠償請求。

實際上,還有許多其他情況可以提出精神賠償的請求。由於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不同,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詳盡列出。因此,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卻不確定是否有提告的依據,諮詢律師是最可靠的選擇。

(3)請求精神賠償的法律時效期間有多長?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請求精神賠償屬於「民事訴訟」的範疇。根據民法第197條第1項的規定,請求賠償的時效限制為從知悉侵權行為起的兩年內,且從事件發生日起算,不得超過十年。這意味著,如果想要提出賠償請求,必須在這兩個時限內進行。

2. 精神慰撫金怎麼算?有「精神賠償公式」嗎?

精神賠償的計算一直被視為複雜且難以預測,這主要是因為即使經過多次判決,也很難準確預測法官的裁決方式。

在一般的財產損害案件中,賠償金額的計算相對直接,通常基於實際支出或根據修復、治療和購買等所需費用進行估計。

然而,對於精神損害賠償,由於心理上的傷害、痛苦和委屈難以量化,法院在這方面沒有明確的計算指標或價目表。通常,法官在審理案件時,會根據雙方當事人的身分、社會地位、收入、職業、年齡以及案件本身造成的具體損害程度來判斷精神慰撫金的金額,或評估被害人提出的賠償金額要求是否合理。(參考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460號判決)

因此,遺憾的是,目前並不存在所謂的「精神賠償公式」。雖然有人嘗試通過統計過去的精神賠償案例和判決來找出一個大致的範圍,但由於影響因素眾多,即使你遇到類似的情況,也不能保證法官會依照之前的案例來裁決。

(1)精神損害賠償金額估算注意事項

在談到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時,有2個重要的注意事項需要強調:

  1. 雖然法官可能會考慮被害人所要求的賠償金額作為一個參考點來評估賠償金額的合理性,但這並不意味著被害人提出過高的金額會有幫助。以往的案例中就有被害人索要高達百萬元的精神損害賠償,但法官最終只判賠8,000元,這表示漫天要價可能不會得到法院的認可。

  2. 僅憑精神科的診斷證明並不能保證獲得精神賠償。這類診斷書雖然是法官考慮的因素之一,但並不意味著一旦有了醫療診斷文件,就必然能獲得賠償。每個案件的情況都有所不同,法官會根據案件的具體細節做出裁決。

3. 車禍精神損害賠償判決案例

交通事故精神損害賠償判決案例

在車禍案件中計算精神慰撫金時,法院通常會參照最高法院89年台上字1952號判決的內容:「判決精神賠償金額時除了斟酌雙方身份資力之外,還要兼顧傷害程度及對被害人身體健康的影響來判斷,重傷賠多,輕傷就賠少」。

一般而言,受害者的傷勢越重,賠償金額也會相應增加。因此,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骨折造成的精神賠償通常會高於較輕微的挫傷。(但需要再次強調,每個案件的賠償金額都會根據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

(1)車禍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需要法院介入嗎?如何索賠精神慰撫金?

在車禍事件中尋求精神賠償時,並不一定需要走上法院訴訟的道路。重要的是,發生車禍後應立即報警,並尋求專業法律諮詢,進而探索不同的求償途徑。

通常,求償的第一步是嘗試進行「車禍和解協商」。在這一階段,事故雙方或他們的保險公司將協商賠償金額和條件。若雙方達成一致並簽署和解協議書,協議就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和解協商也無法解決爭議,則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2)車險是否涵蓋精神慰撫金的賠付?

精神損害賠償可以通過車險中的第三人責任險(涉及體傷)來理賠,這屬於保險中「體傷」保障的範疇。因此,如果您投保了第三人責任險(體傷部分)或超額責任險,這些保險在需要時會提供幫助。然而,如果您只投保了強制責任險,由於其保障範圍僅限於傷害醫療、失能和死亡,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無法獲得理賠。

以下是各種保險對於精神損害賠償的涵蓋情況:

  • 強制險: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 第三人責任險(財損):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 第三人責任險(體傷):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 超額責任險(財損):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 超額責任險(體傷):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上述是關於精神賠償的相關資訊。如果您對我們的文章感興趣,歡迎分享!若有其他問題,也歡迎點擊下方按鈕進行免費諮詢。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專業律師
鍾欣紘 律師

鍾欣紘 律師

益承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我是鍾欣紘律師,提供「專業」、「關懷」及「熱誠」的法律服務,是我的執業準則;以最嚴謹的態度去維護當事人的最佳利益,則是我執業迄今不變的初衷。

熱門文章
NO.1

租約公證有必要嗎?律師解析流程、費用,保障租賃權益!

租約公證有必要嗎?律師解析流程、費用,保障租賃權益!
民事案件

2025-04-25

租約公證是一個簡單卻有效的法律程序,可以為租賃雙方提供額外的保護。通過公證,租約就具有了強制執行的效力。一旦發生違約情況,受害方可以直接聲請法院強制執行,無需再經過冗長的訴訟過程。本文將詳細介紹租約公證的意義、好處,以及公證流程和費用等實用資訊。透過律師的專業解析,讓您了解租約公證如何保障您的租賃權益,讓您在租屋時更加安心。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NO.2

無因管理是什麼?律師解析法律定義,哪些行為構成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是什麼?律師解析法律定義,哪些行為構成無因管理?
民事案件

2025-04-24

無因管理是一個重要的法律概念,它指的是在沒有法定或約定義務的情況下,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而進行的管理或服務行為。那麼,究竟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是無因管理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無因管理的法律定義。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NO.3

寄存送達是什麼?律師解析法律效力與時效認定!

寄存送達是什麼?律師解析法律效力與時效認定!
民事案件

2025-04-24

在法律程序中,送達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台灣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多種送達方式,包括一般送達、補充送達、寄存送達、留置送達及公示送達等。其中,寄存送達是在特定情況下使用的一種送達方式,具有其特殊的意義和要件。本文將由律師為您詳細解析寄存送達的流程、法律效力,以及可能遇到的爭議與案例。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NO.4

損害賠償怎麼算?律師解析法律責任與求償方式

損害賠償怎麼算?律師解析法律責任與求償方式
民事案件

2025-04-24

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透過法律途徑尋求損害賠償是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方式。然而,面對複雜的法律規定和訴訟程序,許多人往往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本文將由專業律師帶您了解侵權行為的類型和成立要件,詳細說明損害賠償的範圍和計算方式,並提供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賠償金額的程序和注意事項,幫助您在面臨法律責任問題時,能夠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NO.5

寵物晶片沒登記會被罰嗎?法律規範、飼主責任一次了解!

寵物晶片沒登記會被罰嗎?法律規範、飼主責任一次了解!
民事案件

2025-04-22

身為寵物飼主,你是否已經為家中的毛小孩施打寵物晶片並完成登記呢?從2025年1月1日開始,不僅狗狗需要寵物登記,就連貓咪也納入此項法律規範,在緩衝期後未依規定辦理登記的飼主,將面臨罰鍰的處分。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編輯精選

什麼是認罪協商?有哪些優缺點?該不該認罪協商看完就懂!

什麼是認罪協商?有哪些優缺點?該不該認罪協商看完就懂!
刑事案件

2025-04-10

什麼是認罪協商?認罪協商的流程怎麼進行?有聲請條件嗎?需要哪些人同意?認罪協商刑度多重?認罪協商可以反悔嗎?不滿意認罪協商的結果可以上訴嗎?認罪協商優缺點大剖析,該不該接受認罪協商看完這篇文就懂!

許瓊之 律師

許瓊之 律師

我收到簡易判決處刑書了!簡易判決是什麼?該怎麼處理?

我收到簡易判決處刑書了!簡易判決是什麼?該怎麼處理?
刑事案件

2025-04-10

簡易判決會被關嗎?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是什麼?收到簡易判決處刑書該怎麼處理?簡易判決有什麼好處?簡易判決可以上訴嗎?簡易判決處刑會很重嗎?透過簡易判決,讓您省去跑法院的辛勞,還能確保自身權益!

林冠宇 律師

林冠宇 律師

兒少性剝削判多重?專業律師帶您看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

兒少性剝削判多重?專業律師帶您看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
刑事案件

2025-04-10

兒少性剝削是什麼?刑責有多重?兒少性剝削幾歲適用?常見的兒少性剝削情況有哪些?雙方都未成年也會觸犯嗎?性交易是否屬於性剝削呢?專業律師幫您一次解答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的疑問,並帶您一同看跟兒少性剝削大有關係的白玫瑰運動起源與影響!

鍾欣紘 律師

鍾欣紘 律師

緩起訴期間要注意什麼?專業律師帶你了解何謂緩起訴處分!

緩起訴期間要注意什麼?專業律師帶你了解何謂緩起訴處分!
刑事案件

2025-04-02

緩起訴是什麼?緩起訴該怎麼爭取?和緩刑有什麼不一樣?會留下前科嗎?附負擔緩起訴又是什麼?緩起訴被撤銷怎麼辦?專業刑事律師帶您了解緩起訴處分,爭取更好的結果看這篇就夠!

林冠宇 律師

林冠宇 律師

詐欺罪怎麼告?刑責多重?律師解答所有刑法詐欺罪疑問!

詐欺罪怎麼告?刑責多重?律師解答所有刑法詐欺罪疑問!
刑事案件

2025-04-02

在了解詐欺罪有什麼構成要件之前,你知道其實詐欺罪有很多種類型嗎?但詐欺罪要怎麼告?如果被起訴詐欺罪刑責有多重?詐欺罪可以易科罰金嗎?詐欺罪和解有幫助嗎?專業律師為您剖析詐欺罪的疑問,觸犯刑法詐欺罪看這篇就夠!

黃顯皓 律師

黃顯皓 律師

最新文章
/static/LOGO-307797656702bd0c2f475a915a211522.svg

易律網讓您找律師真ez,提供您專業律師整理好的日常法律知識以及免費線上法律諮詢,並提供全台口碑最好的律師名單。

02-7755-2059

service@ezlawyer.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7樓之2

Copyright © 2025 喆律法律事務所 All rights reserved.

請問您遇到了什麼法律問題呢?
cta_avatar
line_badge
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