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3
行人沒走斑馬線被撞該負多少責任?律師解析責任認定!
雷皓明 律師
在台灣,行人違規穿越馬路而導致車禍的情況時有所聞。這類交通事故不僅造成人員傷亡,也衍生出複雜的法律責 任問題。究竟行人在未遵守路權規則的情況下,該負擔多少過失責任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律師如何解析這類案件的責任認定。
1. 行人違規穿越馬路的法律責任
行人在馬路上行走時,應遵守交通規則,避免發生危險。然而,仍有許多行人為了圖方便或一時疏忽,而違規穿越馬路,不僅可能遭受罰款,更可能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
(1)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對行人違規的罰則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78 條規定,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 300 元以上 600 元以下罰鍰:
- 在設有行人穿越道的地點,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或交通指揮人員之指揮穿越道路。
- 在未設行人穿越道之處所穿越道路,未注意來往車輛,確認安全後迅速通過。
- 穿越越區線、中央分向限制線、公路或快速公路。
簡而言之,行人應遵守交通規則,在有行人穿越道的地方按指示通行,沒有的地方也要注意來車並快速通過,千萬不可闖紅燈或穿越禁止通行的路段。
2. 車禍責任認定:路權概念與過失比例
在車禍發生後,常見的爭議之一就是如何認定雙方的責任。這個過程通常涉及到路權的概念以及過失比例的判定。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相關的規定和流程。
(1)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中的路權規定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有許多關於路權的規定,例如:
- 轉彎車須禮讓直行車
- 左方車暫停讓右方車先行
- 依速限行駛
- 注意車前狀況與並行間隔
- 右轉車輛禮讓左轉車輛
此外,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時,無論有無號誌管制,都應暫停讓行人優先通過。行人則不得在設有行人穿越設施的100公尺內任意穿越道路。
(2)肇事雙方過失比例的判定方式
在判定車禍責任時,法官會考量肇事者是否已盡到防範車禍發生的各種注意義務。例如,若行人已穿越到馬路中央,駕駛卻未減速慢行,撞上行人,就可能被認定有過失責任。反之,如果行人在號誌未轉綠燈時衝出,駕駛來不及回避注意,可能就不會被苛責。法官會綜合事證,依自由心證判定雙方過失比例。
民事求償需在2年內提出,刑事告訴則須在6個月內為之。
(3)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的角色
檢察署在判定車禍過失責任時,除了依據現場證據,適用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外,必要時也會送請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鑑定釐清事故原因。一般民眾也可自行聲請鑑定,但需自付新台幣3000元的鑑定費用(僅部分縣市不收費)。鑑定委員會會依事故現場勘驗、路權規則等綜合研判事故成因,釐清肇事責任。
3. 行人沒走斑馬線被撞該負多少責任
維 護行車秩序和用路人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行人和駕駛都應該遵守交通規則,以防患未然。行人應盡量走人行道,穿越道路時走斑馬線,不要任意穿越車道。即使在行人穿越道上,也要留意來車動態,確認安全後再通行。
駕駛人則應隨時注意路況,減速慢行,遇到行人穿越時要禮讓。車禍責任的認定,取決於雙方是否都遵守路權規定。一般來說,如果行人沒有走斑馬線就被撞,可能要負擔較高的過失責任。但如果駕駛人沒有盡到注意義務,也可能要承擔較大責任。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