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家裡 被潑漆怎麼辦?律師解釋法律責任與賠償途徑!
唐樺岳 律師
近年來,家裡被潑漆的事件時有所聞,令許多民眾感到困擾。這種違法行為不僅破壞了建築物的外觀,也給受害者帶來諸多不便。究竟惡意潑漆者的犯罪動機為何?受害者又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呢?
1. 亂潑漆塗鴉構成的刑事責任
2021年,位於屏東潮州的百年古厝「摸乳巷」遭到惡意人士噴漆塗鴉。附近居民表示,在假日早上聽到噴漆聲響,好奇地前往查看,發現一對國中生男女正在作案。居民稱,兩名學生見有人注意到他們,便迅速離去。除了古厝的紅牆被噴漆外,鄰近一棟較新房屋的牆面也遭到塗鴉,雖經屋主清洗,仍殘留些許噴漆痕跡。
類似的案件層出不窮,亂噴漆塗鴉行為一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有時塗鴉內容甚至出現不雅字眼,嚴重影響環境衛生與居民生活品質。此外,部分民眾為了洩憤,會在他人汽車或門口潑漆,不但有礙觀瞻,也讓人感到不適。
根據刑法規定,任意毀壞他人財物,致使物品喪失原有功能或價值者,已構成毀損罪的要件 ,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若是亂潑漆塗鴉的行為,已經使建物外觀受損,影響整體美觀及價值,即屬於毀壞他人財物的行為,須負擔刑事責任。
(1)構成毀損的定義及要件
毀損罪的構成要件包括:
- 行為人主觀上有毀損故意。
- 客觀上有毀棄、損壞他人財物的行為。
- 毀損程度須達於無法回復原狀,或致物品喪失效用。
- 須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
亂潑漆的行為通常會讓建物外觀遭到破壞,使用功能受到影響,若達到一定毀損程度,法官多會認定符合毀損罪的構成要件。例如先前新聞報導,有歷史價值的百年古厝遭人噴漆塗鴉,法官即認為古厝沾染油漆後外觀受損,整體價值下降,構成毀損罪的要件。
(2)提告毀損罪的證據
欲對亂潑漆的行為人提告毀損罪,須提出相關事證,舉證行為人的毀損故意,及財物確已遭受毀損的客觀事實。常見的舉證方式包括:
- 照片或錄影存證,證明財物受損情形。
- 鑑價證明,說明受損財物的價值減損幅度。
- 尋求警方協助,調閱監視器畫面或其他影像紀錄。
- 陳述證人,讓目擊者協助指證。
透過蒐集以上事證,可有力證明行為人的潑漆塗鴉行為已對他人財物造成實質毀壞,使其接受刑事制裁,負起應有的法律責任。
2. 毀損罪的追訴期與和解金額
當家裡遭到惡意潑漆時,除了要面對清理的困擾外,也要注意法律上的追訴期限。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37條規定,毀損罪屬於告訴乃論之罪,告訴應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於6個月內為之。這意味著,受害人必須在知道案件發生後的6個月內提出告訴,才能爭取應有的損害賠償。
(1)毀損罪的追訴期
毀損罪的追訴期為6個月,從受害人知悉犯人身分的那一刻開始計算。如果錯過了這個期限,就可能喪失追究加害人刑事責任的機會。因此,當家裡遭到潑漆毀損時,受害人應儘快蒐集證據,向警方報案,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2)毀損罪可以和解
除了刑事訴訟外,受害人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向加害人及其應負賠償責任的人請求損害賠償。在民事訴訟中,雙方可以進行和解。如果在民事損害賠償部分達成和解,並簽訂和解書,這也可以成為法官在刑事判決中從輕量刑的參考依據,顯示加害人有悔改之意。
(3)毀損罪和解金額是多少?
依據民法第213條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者應回復受害人的原狀。但實務上,因毀損物品的類型和價值差異很大,從小如衣物、大如房屋,和解金額很難有一致的標準。通常受害人會希望加害人能夠恢復受損物品的原狀,只有在回復原狀有難度時,才會改以金錢賠償的方 式處理。
然而,不論是恢復原狀還是金錢賠償,都必須由雙方協商決定。如果加害人有能力恢復受損物品的原狀,經過與受害人協調後,也可以不用支付賠償金,直接修復毀損的部分。畢竟,民事賠償的目的是彌補受害人的財產損失,只要能達到這個目標,和解的方式就可以因個案而有所不同。
3. 家裡被潑漆的民事賠償責任
除了構成刑事責任的毀損罪之外,潑漆行為也會引發民事賠償責任。這意味著,施暴者除了可能面臨牢獄之災,還得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後果可說是雪上加霜。
依據民法第213條至第215條,負賠償責任的一方,原則上應該以回復原狀的方式來彌補對方的損失,例如清除被潑的油漆,修復毀損的門窗和牆面等,讓受損的建物恢復到事發前的狀態。只有在無法回復原狀的情況下,才能以金錢賠償。
一般大眾的觀念是只要毀壞他人財物就得賠錢,不管是有意或無心都一樣。但法律規定的原則其實是儘可能恢復原狀,而非直接金錢賠償。只是實務上要完全恢復原狀有一定難度,所以通常會從受損程度來估算修繕金額。如果加害人有能力自行修復,也可以不用賠錢。總之,被潑漆雖然是件倒楣的事,但別忘了,除了刑事責任,還可以循民事途徑要求加害人回復原狀或賠償損失。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