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6
假藥怎麼辨識?律師教你如何舉證與索賠方式!
陳品鈞 律師
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統計,台灣每年查獲的偽劣藥品案件 高達數百件,顯示假藥問題非常嚴重。這些假藥不僅效果差,還可能含有毒物或禁藥成分,服用後嚴重危害健康。本文特別邀請專業的藥害律師,教你如何辨識可疑的藥品,以及遇到假藥時的正確舉證方式。
1. 假藥的定義與刑事責任
在台灣,偽藥的問題一直受到政府與民眾的高度關注。為了保障大眾的用藥安全,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偽藥,以及製造、販賣偽藥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透過了解法律規範與執行,才能有效遏止偽藥的氾濫,維護民眾及自身的健康權益。
(1)偽藥的法律定義
依據藥事法第20條,偽藥的定義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 未經主管機關核准,擅自製造的藥品。
- 所含有效成分與核准登記的內容不符的藥品。
- 將其他藥品抽換或摻雜其他內容物。
- 變更、塗改有效期限或批號的標示。
此外,一些在市面上流通的自 製藥品,如果未經衛生主管機關查驗登記並取得藥品許可證,也屬於偽藥的範疇,以上這些規範的目的,是要確保民眾使用的藥品的醫療效能和安全受到保障。
(2)製造、販賣偽藥的刑事責任
為了有效嚇阻不肖業者製造、販賣偽藥圖利,《藥事法》對於偽藥犯罪訂有重罰規定:
- 製造、輸入偽藥者,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若因而致人於死,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 販賣、運送或意圖販賣而陳列偽藥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以下罰金。
- 即使是過失犯,亦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500萬元以下罰金。
此外政府也提供檢舉者獎金,一旦查獲偽藥,檢警單位都會全力追查偽藥的來源,務必將製造、輸入與販賣的源頭一併繩之以法,徹底斬斷偽藥的供應鏈,以免偽藥繼續危害民眾的用藥安全。透過嚴厲的刑事罰則,不僅能有效遏阻偽藥犯罪,也彰顯政府對藥品管制的決心。
2. 如何辨識假藥?
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藥品,民眾應提高警覺,學習如何辨識真偽藥品,以免誤食仿冒藥品而危害健康。以下提供幾個辨識假藥的方法:
(1)觀察藥品包裝與標示
購買藥品時,應仔細檢查外包裝是否完整,標示是否清楚。合法藥品外盒應印有中文藥名、許可證字號、製造廠商等資訊。藥品本身也要有完整的原始包裝或瓶裝,並標示藥名、批號、有效期限。若發現藥品包裝簡陋、標示不清、經過分裝,很有可能是假藥。
(2)注意藥品來源與價格
民眾應向合法藥局或醫療院所購買或取得藥品,不要貪圖便宜而從地攤、夜市、網路或來路不明的管道買藥。進口藥品應有完整的進口與銷售證明文件。若發現藥品價格異常便宜,又宣稱是原廠藥,有很高機率是假藥。網路購藥更要特別小心,許多偽藥集團會偽裝成合法藥商在網路販售。消費者若收到來路不明的藥品,切勿服用。
(3)服用後的身體反應
服用藥品後,如果未發揮應有之療效或出現嚴重的不適反應,應立即就醫,並將剩餘藥品帶往檢驗,以釐清是否誤食假藥。例如原本服用的降血壓藥卻無法控制血壓,就要提高警覺。偽藥除了無法發揮療效,還可能含有有毒物質或禁藥成分,嚴重時會導致中毒、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不可輕忽服藥後的身體狀況變化。
3. 遇到假藥的舉證與索賠方式
如果民眾懷疑自己不小心買到或服用了假藥,應立即保留藥品本身、包裝盒及收據發票等相關證據。接著可以向當地衛生局進行檢舉,提供購藥來源等線索,請衛生單位介入調查。若是在醫療院所領取的藥品有疑慮,也應通報醫院的藥劑部門,確認藥品真偽。一旦查證屬實,就可對製造、販售假 藥的藥商提出刑事告訴。
假藥受害者若要獲得損害賠償,必須舉證藥品是偽藥,以及服用假藥導致身心受到傷害。受害者可搜集假藥檢驗報告、診斷病歷等,作為佐證資料。法院會依據事實狀況,,判決不法藥商賠償醫療費用、工作能力減損等經濟損失及精神慰撫金。另外,藥害救濟基金會也有提供法律諮詢的服務,可以多加利用。
雖然事後求償是重要的權利,但預防勝於治療,平時就要提高警覺,慎選購藥管道。藥品最好到合法藥局或醫療院所購買或領取,並認明外包裝上的藥品核准字號,比如「衛部(署)藥輸」、「衛部(署)藥製」。價格太便宜或來路不明的藥品,品質沒有保證,不僅無法發揮療效,還有可能損害健康,不可貪圖便宜而去冒險。有任何用藥問題,都應該盡速諮詢醫師、藥師的專業意見,並善用食藥署官網的許可證查詢系統,才能避免誤食假藥,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