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高薪低報如何補救?解析影響與補救措施,教你保障權益!

雷皓明 律師

高薪低報是指雇主為員工投保的薪資低於實際薪資的情況,這會嚴重影響勞工的權益。當發生這種情形時,勞工可能面臨生育 給付、傷病給付、老年給付及失能給付等福利的縮水。為了保障自身權益,勞工可以採取一些補救措施,例如向勞工局檢舉、向雇主請求投保薪資差額賠償,或提告雇主的刑事責任。
1. 高薪低報對勞工權益的影響
高薪低報的做法會導致勞工的各項勞保給付縮水,對其權益造成負面影響。當雇主為員工投保的薪資低於實際薪資時,勞工在面臨生育、傷病、失能等情況時,所能獲得的給付金額也會相應減少,影響其生活品質與經濟保障。
(1)生育給付與傷病給付的縮水
以投保薪資30,300元與27,470元為例,兩者的單胎生育給付分別為60,600元與54,940元,相差5,660元之多。而在普通傷病給付方面,假設領取6個月,前者可獲90,900元,後者則為82,410元, 少領了8,490元。高薪低報不僅影響了勞工在生育和傷病期間的收入,也間接影響了其家庭生活品質。
(2)老年給付與失能給付的減少
高薪低報對勞工的退休金提撥不足,進而影響其老年給付和失能給付的金額。當勞工達到領取老年給付或不幸失能的條件時,其所能獲得的給付金額將會因投保薪資偏低而減少,影響其退休後的生活保障。此外,死亡給付和失蹤給付的金額也會受到高薪低報的負面影響,使勞工家屬的權益受損。
高薪低報雖然能為雇主降低人事成本支出,但卻犧牲了勞工的權益,使其面臨就業保險金額減少的風險。勞工應當提高警覺,確保雇主為其投保的薪資與實際薪資相符,以保障自身的權益不受損害。
2. 雇主進行高薪低報的動機與風險
雇主進行高薪低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減少人事成本支出。以勞保費為例,雇主須負擔其中的70%,透過少報投保薪資,雇主可大幅降低自身的保費負擔。此外,勞退金提撥也會因投保薪資基數降低而減少,進一步減輕雇主的財務壓力。
然而,雇主若選擇高薪低報來少繳保費,不僅是在逃避提撥義務,更面臨著嚴重的觸法風險。根據勞工保險條例與就業保險法,雇主若被查獲高薪低報,將面臨四倍罰鍰的處分。健保署也可對雇主處以二到四倍的罰鍰,而勞退金更會加徵滯納金。
除了行政罰鍰外,雇主還可能面臨以下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高薪低報雖然能短期內降低人事成本,但長遠來看,不僅違反法律,更可能為雇主帶來沉重的法律與財務負擔。雇主應以合法、合理的方式管理人事成本,以維護勞資雙方的權益。
3. 高薪低報如何補救?員工的權益保障措施
當勞工發現雇主進行高薪低報時,可以透過勞資爭議調解來尋求解決。勞工可以向勞工局提出申請,由專業的調解人員協助雙方進行溝通與協商。在調解過程中,勞工可以聘請律師評估調解請求事項與金額,並保全相關證據,以確保自身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若雙方在調解中無法達成和解,勞工可以進一步尋求律師協助,提起訴訟請求賠償。律師可以協助勞工依法請求雇主賠償少繳的保險費用、退休金差額,以及其他因高薪低報所造成的相關損失。由於勞動法規複雜,損害賠償金額的計算也不容易,尋求律師的專業協助可以讓勞工更有效率地爭取自身的權益。
面對高薪低報的問題,勞工應該勇於採取行動,透過勞資爭議調解與訴訟請求賠償等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尋求律師的專業協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確保在爭取權益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法律支援與保障。勞工切勿因為對法律程序的不熟悉或對雇主的畏懼,而放棄爭取應有的權益。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