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
2025-01-10
賣假貨犯法嗎?律師解釋法律責任與可能後果

雷皓明 律師
專業律師

在這個網購盛行的時代,消費者在各大網路平台上選購商品時,難免會遇到仿冒品的問 題。有些不肖業者為了牟取暴利,透過社群媒體、直播等管道販售商標法違反的假貨,不僅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更涉及貨物來源欺騙的行為。面對這樣的情況,消費者該如何保護自身權益?賣假貨究竟會面臨哪些法律責任呢?
1. 網路直播、網拍平台充斥仿冒商品
隨著網路購物的興起,越來越多消費者轉向網路直播和網拍平台尋找商品。然而,這些平台上充斥著大量的假冒偽造商品,對消費者權益造成嚴重威脅。許多不肖商家利用網路的匿名性,販售仿冒品牟取暴利,完全無視商業道德。
(1)直播主花招百出吸引消費者購買
一些直播主為了推銷仿冒商品,在鏡頭前使出各種花招,例如聲稱商品是真品出清、贈送小禮品等,吸引消費者下單。他們常常刻意隱瞞商品的真實來源,誤導消費者購買假冒偽造商品。這種欺騙行為不僅侵害消費者權益,也嚴重違反商業道德。
(2)網路購物陷阱多 消費者需提高警覺
網路購物雖然方便,但陷阱也很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需要提高警覺,謹慎評估商品的真偽。建議消費者選擇信譽良好的網站或平台,仔細查看商品描述和評論,必要時可向賣家求證。一旦發現購買到假冒偽造商品,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維護自身權益。只有消費者提高警惕,不法商家才難以得逞。
2. 賣假貨觸犯哪些法律?可能面臨的刑事責任
販售仿冒商品不僅侵害商標權人的權益,同時也可能觸犯多項法律,面臨嚴重的刑事責任。消費者在網路購物時,若不慎購買到假貨,除了商品品質無法獲得保障外,權益也可能受損。以下就賣假貨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