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資遣預告期間要上班嗎?預告期間勞雇雙方權益說明!

雷皓明 律師

本文將詳細說明資遣預告期間勞工及雇主應了解的權益事項,包括預告工資的給付標準、員工可申請的謀職假、資遣費計算方式,以及雇主應履行的資遣通報程序等。透過這些資訊,讓你在面臨資遣時能夠充分了解自身權益,維護合法權利不受損。
(1)預告期間仍應給付工資
根據勞動基準法規定,資遣預告期間,雇主仍應按照員工的正常工作時間給付工資。若雇主提前終止勞動契約,則需額外支付不足天數的預告工資作為補償。這項規定保障了員工在尋找新工作期間的基本收入。
(2)資遣預告期員工可申請謀職假
為了協助資遣員工儘快找到新的工作機會,勞動基準法賦予員工在收到資遣預告後,每週有2天的有薪謀職假可申請。員工可利用這些時間參加面試、培訓或其他求職活動,提高再就業的成功率。
(3)資遣費計算方式與給付標準
資遣費是員工離職時應得的法定補償。新制資遣費的計算方式為:每滿一年可領0.5個月的平均工資。而舊制資遣費的標準更高,每滿一年可領1個月的平均工資。不論新舊制,資遣費的給付都能為非自願離職的員工提供一定的經濟保障。
除了資遣費,非自願離職且符合特定條件的員工還可申請其他補助,例如:失業給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提早就業獎助津貼以及創業貸款等。這些補助有助於減輕失業期間的經濟壓力,同時鼓勵員工提升職業技能或嘗試自主創業。
2. 雇主於資遣預告期間應履行義務
為了保障勞工權益,雇主在資遣員工時必須遵守相關法規。首先,雇主應依照勞工在職年資,提前10至30天預告資遣期間。若員工在職未滿3個月,則無須預告。此舉可讓員工有充足時間尋找新工作,減少失業期間的經濟壓力。
(1)依法提前預告資遣期間
根據勞動基準法規定,雇主應按照以下標準提前預告資遣期間:
- 在職滿3個月未滿1年者,預告10日
- 在職滿1年未滿3年者,預告20日
- 在職滿3年以上者,預告30日
若雇主未依法提前預告,則需按照員工每日平均工資,發給預告期間的工資。此舉可確保員工在資遣期間的基本生活保障。
(2)資遣通報程序與時間限制
為了協助被資遣員工順利轉職,雇主應在勞工離職前10天,將資遣員工資料通報當地主管機關及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如遇不可抗力因素,雇主可在3天內補報。通報內容應包括員工姓名、性別、年齡、職務、工資、離職日期等基本資訊。
此外,雇主應提供離職證明書給被資遣員工,證明其非自願離職的資遣原因。員工可憑此證明申請就業保險失業給付及其他相關補助。值得注意的是,雇主資遣員工時,需符合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即資遣必須基於合理、合法的事由。若員工認為資遣不當,可向勞工主管機關提出申訴,以維護自身權益。
3. 資遣預告期間要上班嗎
在資遣預告期間,員工仍需正常上班,雇主應給付工資直到約定的最後工作日。這段期間,員工可以提領退休金,如果提繳年資滿15年,可以選擇按月領取或一次領取;如果未滿15年,則可領取一次性的退休金。
被資遣後,員工可以繼 續參加全民健保6個月,從第7個月開始需要自行加保。至於年終獎金和績效獎金的發放,則需視公司規定及資遣生效日而定,法律沒有強制性規定。
資遣與解僱的差異在於,解僱通常是因為員工有特定違反義務的情事,而資遣則多為經營、管理因素,非因員工個人因素。不論是資遣還是解僱,對員工而言都是重大的工作與生活變動,建議員工務必了解自身權益,以保障自己的權利。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