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8
銀行帳號給別人會怎樣嗎?律師:當心變成警示帳戶!
雷皓明 律師
有 時候人們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例如幫助朋友或被詐騙集團欺騙,而將自己的銀行帳號給別人使用。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帳號盜用、詐騙或洗錢,導致嚴重的後果。
(1)洗錢罪的風險
根據台灣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1款的規定,將個人帳戶供他人使用並從中獲利,可能構成洗錢罪。此罪名的刑責為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即使無直接參與洗錢活動,僅提供帳戶本身,也可能面臨法律追究。為了避免捲入洗錢案件,民眾應提高 警覺,謹慎管理自己的銀行帳戶,並採取適當的資安防護措施。
(2)涉及詐欺罪可能產生問題
台灣刑法第339條規定,以詐術使人交付財物者可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若帳戶被用於詐騙行為,提供者可能被認定為詐欺的共犯或幫助犯。
在網路犯罪日益猖獗的今天,民眾應提高警惕,不輕易將銀行帳戶提供給他人使用,以免捲入詐欺案件。
(3)偽造文書罪的可能性
依據台灣刑法第215條,對於偽造或變造公文書、私文書的行為,若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若帳戶用於支持或隱藏偽造文書行為,提供者可能面臨法律追究。因此,民眾應時刻保持警惕,不隨意將自己的銀行帳戶交給他人使用,以免捲入偽造文書的犯罪行為。
2. 常見的提供人頭帳戶延伸違法情形
提供人頭帳戶給他人使用,除了可能面臨洗錢、詐欺和偽造文書等罪名外,還可能遭到詐騙集團濫用,導致更嚴重的違法後果。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詐騙手法,利用人頭帳戶進行非法活動:
(1)被詐騙集團用於社交媒體進行詐騙
詐騙分子會在社交媒體上創建假帳號,冒充受害者的朋友或親人,藉由建立信任關係誘導提供帳戶信息。他們也可能利用虛構的緊急情況,如醫療或意外事故,要求受害者緊急匯款至特定帳戶;或建立虛假的戀愛關係,利用情感操控要求受害者提供銀行帳戶進行金錢交易。這些社交媒體詐騙手法都可能導致人頭帳戶遭濫用的嚴重後果。
(2)透過線上求職詐騙騙取帳戶
求職網站和在線招聘平台也是詐騙分子的獵場。他們會在求職網站或社交平台張貼假招聘廣告,騙取求職者的個人資訊和銀行帳戶;聲稱需要帳戶信息來處理工資支付,實際上卻用於非法活動;或要求支付培訓費、保證金等,並要求將款項匯入特定帳戶,然後消失不見。求職者一旦提供帳戶,就可能捲入這些在線求職詐騙,面臨金錢損失和法律風險。
(3)以貸款為名目進行金融詐騙
貸款和金融服務詐騙是詐騙分子利用財務需求進行的常見詐騙方式。他們以提供高額貸款為誘餌,要求受害人提供銀行帳號進行所謂的資金交易;聲稱可提供低利率貸款,但要求先匯款至特定帳戶作為保證金或手續費;或提供虛假的投資機會,要求將資金轉入特定帳戶,並承諾高回報。一旦受害者提供帳戶,就可能遭遇金融詐騙,蒙受經濟損失。 為了對抗洗錢行為,特別是針對詐騙集團利用人頭帳戶進行洗錢的方式,政府預計於2024年第一季實施洗錢防制法相關管理辦法。無正當理由提供金融帳戶、虛擬貨幣或第三方支付帳號的行為,相關帳戶和帳號將遭受嚴格管控,包括限制轉帳與提款,以及禁止使用網路銀行功能。民眾應提高警覺,謹慎保護個人財務信息,避免帳戶遭濫用而捲入違法活動。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