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機車小擦撞沒報警會怎樣?律師提醒:這些風險不可忽視!

雷皓明 律師

機車在台灣是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但也經常發生機車小擦撞的車禍糾紛。有些人可能認為小擦撞不必報警,直接私下和解即可,但這樣的做法卻隱藏著諸多風險。律師指出,即使是輕微的機車小擦撞,若沒有報警處理,可能面臨多項法律問題,如肇事逃逸罪、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等,甚至影響後續的車禍理賠與民事賠償。而未報警也可能導致事故證據的缺乏,進而影響個人權益。
1. 車禍未報警的法律責任
在發生車禍事故後,肇事者若未依規定處理,就可能面臨嚴重的法律責任。不僅可能構成肇事逃逸罪,還可能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導致罰鍰與吊扣駕照等處分。
(1)肇事逃逸罪的構成要件
依據刑法第185條之4,駕駛人因車禍致人死傷卻逃逸,將面臨刑事責任。若車禍致人重傷或死亡,肇事者可能被處以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人輕傷,則可能被處以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只是輕微車禍,肇事者若未依規定處理就離開現場,仍可能被視為肇事逃逸。
(2)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罰則
除了刑事責任外,車禍肇事者若未依規定處理,還可能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根據該條例第62條,即使車禍無人傷亡,肇事者若未報警或未與對方達成和解等,仍可能面臨新臺幣1,000至3,000元的罰鍰,並可能被吊扣駕照一至三個月。
綜上所述,機車駕駛人若發生車禍,無論大小,都應謹慎處理,切勿因害怕麻煩或賠償而選擇逃逸。肇事逃逸不僅會加重刑事責任,還可能面臨罰鍰與吊扣駕照等處分,得不償失。
2. 機車小擦撞沒報警的潛在風險
在台灣,機車是許多民眾日常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當發生機車小擦撞事故時,有些人可能選擇不報警處理,認為這樣可以省時省事。但是,這樣的做法其實存在著許多潛在的風險,值得我們深思。
(1)保險理賠的影響
若機車小擦撞未報警處理,保險公司可能因此拒絕車禍保險理賠或理賠減少。這是因為未報警影響 了保險公司對事故的風險評估,使得肇事者需自行承擔更多事故損失,增加經濟負擔。
(2)民事賠償責任
肇事者若未報警處理機車小擦撞,可能面臨對方提出車禍民事賠償訴訟的風險。此時,肇事者可能需承擔額外的民事賠償金額,進一步增加經濟壓力。這種訴訟風險不容忽視,及時報警處理反而能減少日後的法律糾紛。
(3)失去證據導致權益受損
未報警處理車禍,將失去警方製作的事故報告。這可能導致肇事責任難以釐清,權益受損。即使雙方私下達成和解,若無書面協議,對方反悔提告時也缺乏證據自保。因此,發生車禍後應立即收集事故現場照片、行車紀錄器畫面等證據,並透過調解委員會或法院程序達成和解,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害。
3. 車禍後正確的處理步驟
若不幸發生機車小擦撞,首要步驟是立即停車,確認雙方有無受傷。接著應撥打110報案,等候警方到場處理,同時也要蒐集現場證據,如拍照存證或保存行車紀錄器畫面。警方到場後,應配合說明事故經過,並與對方當事人交換聯絡資訊,以利後續車禍處理。
若雙方同意和解,應清楚記錄協議內容,包括賠償金額、付款方式等細節,最好能書面簽署,避免日後爭議。但如果對和解金額有疑慮,建議尋求警方或律師協助,以保護自身權益。切記不可私下達成和解協議後就離開現場,務必完成報案流程,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