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糾紛

2025-02-18

定期契約提前離職要付違約金嗎?律師教你合法解約不吃虧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專業律師
提前離職違約金合法嗎?

在現今的勞動市場上,定期契約和不定期契約是兩種常見的勞動契約形式。許多雇主為了確保人事穩定,會在定期契約中加入提前離職要支付違約金的條款。然而,這樣的約定是否合法?勞工是否有義務按照契約支付違約金呢?以下我們將深入探討定期契約和不定期契約的差異,提前離職違約金的合法性和範圍,以及勞工提前離職的合法途徑和注意事項。

1. 定期契約與不定期契約的差異

在台灣的勞動市場中,勞動契約主要分為定期契約和不定期契約兩種類型。這兩種契約在適用條件、保障程度等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勞工應當了解其中的區別,以保障自身權益。

(1)定期契約的特性與限制

根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定期契約必須符合以下四種情況之一:臨時性工作、短期性工作、季節性工作或特定性工作。這意味著定期契約適用於有明確起始和終止日期的工作,且工作期間通常較短。同時,定期契約的續簽次數也有所限制,不得超過一定次數。 定期契約的特性

(2)不定期契約的保障與優勢

相較於定期契約,不定期契約多適用於具有繼續性工作的崗位。不定期契約對勞工權益的保障相對更加全面,例如:

  • 資遣預告期間的規定
  • 特別休假的年資計算
  • 終止契約的限制條件

此外,若勞工在定期契約期滿後繼續工作,並符合一定條件,定期契約也可能轉變為不定期契約,進一步增強勞工的工作穩定性。

2. 提前離職違約金的合法性與範圍

在探討提前離職違約金的合法性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雇主訂定違約金條款的正當性。雇主為了維護公司利益,投入資源培訓員工,希望員工能夠在公司服務一定期間,以回收培訓成本。因此,雇主會在勞動契約中約定最低服務年限與違約金條款。

(1)勞基法對最低服務年限約定的規範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15條之1的規定,雇主與勞工約定最低服務年限條款,必須符合以下要件:

  • 雇主需提供勞工專業技術培訓
  • 雇主需給予勞工合理補償
  • 最低服務年限不得逾合理範圍,應綜合考量培訓成本、人力替補性等因素

若雇主未提供專業技術培訓或合理補償,卻要求勞工遵守最低服務年限,則該約定無效。此外,最低服務年限的期間也不能過長,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定。

(2)違約金數額的合理性與酌減可能

違約金的數額應與雇主的實際損失相當,不得過高。若勞動契約非因可歸責於勞工的事由而提前終止,勞工不負違約或返還訓練費用的責任。即使勞工違反勞動契約,法院仍可依民法規定,酌減過高的違約金金額,以維護勞工權益。

3. 勞工提前離職的合法途徑與注意事項

當勞工遇到雇主違法調職、違法減薪或積欠工資等侵害勞動權益的情況時,依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可以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且不受違約金約定的限制。然而,如果勞工認為雇主訂定的最低服務年限不合法而欲提前離職,建議不要主動支付違約金,以免日後難以向雇主追討。

在這種情況下,勞工應該先主張該約定無效,或是向法院請求調整違約金的金額,以保障自己的權益。若勞工已支付違約金,事後可能需要透過法律途徑來追討,過程可能曠日費時。因此,勞工在提前離職時,應先瞭解自身的權利義務,並採取合法的方式來維護權益。

勞工在遭受違法調職、違法減薪或積欠工資等情況時,除了可以依法提前終止契約外,也可以向地方勞工主管機關申訴,或是尋求法律協助。若勞工與雇主發生勞資爭議,可先透過協商或調解的方式解決,若無法達成共識,才進入訴訟程序。勞工應記錄下侵害勞動權益的事證,以利日後主張權利。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專業律師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民國100年考取律師資格後,在臺灣、北京、上海、新加坡及香港從事法律實務工作,主要處理公司組織架構、勞僱關係及仲裁程序,執業以來經手超過百間上市、未上市公司之相關爭議。

熱門文章
NO.1

員工造成公司損失誰來賠償?律師解答企業該如何自保

員工造成公司損失誰來賠償?律師解答企業該如何自保
勞資糾紛

2025-03-07

企業經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員工造成公司損失的情況。這時,雇主是否能要求員工賠償呢?員工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是什麼?公司求償時又需注意哪些事項?為了保障企業權益,避免員工疏忽或不當行為導致損失,企業主應了解相關法律規定,並採取適當的自保措施。本文將從法律角度解析員工賠償責任問題,提供企業因應之道。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NO.2

薪資追溯期有多長?律師教你如何爭取應得薪資!

薪資追溯期有多長?律師教你如何爭取應得薪資!
勞資糾紛

2025-03-06

在台灣,勞工權益一直是受到高度重視的議題。當勞資雙方發生薪資爭議時,法律規範就顯得格外重要。身為勞工,你是否了解自己的權利?知道該如何溯及既往,向雇主爭取應得的薪資呢?本文將深入探討薪資追溯期的相關規定,並提供實用的法律途徑,幫助勞工朋友們在面臨薪資爭議時,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的權利,勇敢地向雇主爭取應得的薪資。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NO.3

試用期非自願離職有資遣費嗎?律師教你爭取權益!

試用期非自願離職有資遣費嗎?律師教你爭取權益!
勞資糾紛

2025-03-06

許多公司在招聘新員工時,常會要求對方先進行試用期,試用期的目的是讓勞雇雙方有個磨合的過程。本文將探討試用期勞工遭遇非自願離職時,如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包括雇主解僱的理由是否合法、違反勞動法規的情況,以及如何爭取資遣費等補償。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NO.4

老闆可以扣員工薪水嗎?必知勞基法規定與員工權益!

老闆可以扣員工薪水嗎?必知勞基法規定與員工權益!
勞資糾紛

2025-03-04

勞資雙方的權益一直是個敏感的議題,尤其涉及員工薪資時更是容易引發爭議。依照勞動法規,雇主應確保員工的工資保障,不得隨意扣發薪水。然而,在某些情況下,老闆是否可以合法扣薪呢?又有哪些行為會被視為違法扣薪呢?身為勞工,你必須瞭解自身的權益,以免遭受不當的對待。本文將深入探討勞基法中關於扣薪的規定,釐清合法扣薪與違法扣薪的界線,同時提供員工面對違法扣薪時的因應之道。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NO.5

未投保勞保該如何檢舉?律師解析你的權益與檢舉流程

未投保勞保該如何檢舉?律師解析你的權益與檢舉流程
勞資糾紛

2025-03-04

勞工保險是保障勞工權益的重要制度,雇主僱用員工達5人以上就必須為員工投保勞保。然而,還是有些雇主未依規定為員工投保勞保,這時員工該如何主張自己的權益呢?若發現雇主違反勞基法未替員工投保勞工保險,可以透過檢舉管道來維護自身權益。本文將由專業律師帶你了解未投保勞保時的檢舉方式和流程,保障你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編輯精選

車禍調解怎麼進行?調解技巧大公開!

車禍調解怎麼進行?調解技巧大公開!
車禍案件

2025-03-13

意外出車禍,不知道要怎麼爭取自身權益嗎?車禍調解跟和解有什麼不同?我應該選哪個?車禍調解有哪些優點?車禍調解委員會如何聲請?車禍調解有哪些流程?可以反悔嗎?還有車禍調解技巧大公開,準備調解先看這篇!

陳怡榮 律師

陳怡榮 律師

朋友欠錢不還怎麼辦?一定要翻臉嗎?用法律討錢攻略大補帖

朋友欠錢不還怎麼辦?一定要翻臉嗎?用法律討錢攻略大補帖
債務問題

2025-03-13

朋友欠錢不還怎麼辦?欠錢不還報警有用嗎?該告什麼罪?朋友借錢要注意什麼?LINE對話可以當證據嗎?要求對方還錢有時間限制嗎?對方沒錢還、搞失蹤怎麼辦?朋友談錢傷感情,一篇文章教你如何輕鬆討回借款,別讓對方有裝沒事的機會,保障您的權利!

鄭堯駿 律師

鄭堯駿 律師

被公審怎麼辦?可以提告嗎?律師詳細解答!

被公審怎麼辦?可以提告嗎?律師詳細解答!
刑事案件

2025-03-10

在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網路公審已成為許多人面臨的棘手問題。當個人隱私被暴露,名譽受損,甚至遭到網友謾罵攻擊時,如何採取正確的法律行動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呢?本文將深入探討網路公審的定義、對被公審者的影響,以及可採取的法律行動,提供實用的建議與見解,協助被公審者維護自身權益。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出來幹架啊!觀戰也會觸犯聚眾鬥毆罪!?迷思一篇破解!

出來幹架啊!觀戰也會觸犯聚眾鬥毆罪!?迷思一篇破解!
刑事案件

2025-03-07

「出來幹架啊!」氣不過烙人打架,小心觸犯聚眾鬥毆罪!聚眾鬥毆罪有哪些構成要件?幾人以上算聚眾?觀戰也會算是聚眾鬥毆嗎?會被關嗎?聚眾鬥毆罪要和解嗎?是告訴乃論嗎?律師幫你一篇破解迷思!

唐樺岳 律師

唐樺岳 律師

信任破裂!怎樣會觸犯背信罪?背信罪提告完整指南!

信任破裂!怎樣會觸犯背信罪?背信罪提告完整指南!
刑事案件

2025-03-07

你怎麼可以背叛我!遭到背叛損失慘重,律師教你用背信罪替你追回損失!但背信罪的定義是什麼?背信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背信罪是告訴乃論還是非告訴乃論?背信罪刑責有多重?背信罪追訴期有多久?背信罪提告攻略一篇就夠!

黃柏榮 律師

黃柏榮 律師

最新文章
/static/LOGO-307797656702bd0c2f475a915a211522.svg

易律網讓您找律師真ez,提供您專業律師整理好的日常法律知識以及免費線上法律諮詢,並提供全台口碑最好的律師名單。

02-7755-2059

service@ezlawyer.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7樓之2

Copyright © 2025 喆律法律事務所 All rights reserved.

請問您遇到了什麼法律問題呢?
cta_avatar
line_badge
免費諮詢